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完成修缮,重新面向公众开放
4月10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在完成整体修缮和设备更新后,重新面向公众开放。修缮后的展览温室面积2430平方米,在保留了部分历史遗迹的同时,参照原有格局划分为四季花厅、棕榈室、多肉植物室、水生植物室、菩提室、阴生植物室、果树室、裸子植物室(内含由旧温室改建而成的食虫植物室)8个具有不同生境的展室,收集展示2000余种(含品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将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是北京市最古老的植物展览温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修建,历经50多年,其功能大幅降低。2018年,在财政部修购专项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对展览温室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大大提升了植物多样性保育和展示的能力。
新修缮的温室根据植物生境,设计了不同地域的模拟自然景观。温室中收集有菩提树等与新中国外交相关的国礼植物,红皮猴面包树、钱币马尾杉等由科研人员从国外引种收集的珍稀植物。其中,多肉植物展室收集有4种猴面包树,成为了展室中的“明星植物”。近年来,植物所科研人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号召,在中科院相关项目支持下,对非洲猴面包树属植物的自然分布区进行全面科学考察,采集到该属7个物种的标本和果实,并利用温室条件成功繁殖出4个物种的种苗。目前,“猴面包树家族”已在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安家落户”,这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同时展出4种猴面包树属植物。此外,温室中还展示了由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研究人员指导西岭雪山风景区繁育的粉被灯台报春。
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重新开放得到了广泛关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借展览温室旧貌换新颜之际,植物园在四季花厅举办“‘ 一带一路’珍稀植物展——非洲猴面包树的故事”展览。此次展览以野外科考拍摄的猴面包树图片为主,同时展出猴面包树属不同种类的果实、种子等,有助于公众更深入地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植物园供稿)
4月10日,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完成修缮,重新面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