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指南提供保护森林免受入侵性害虫侵袭的办法

2019年4月4日,罗马/贝鲁特  — 冬尺蛾和亚洲栗瘿蜂等昆虫危害宝贵树木及依赖树木为生和获益的人们。

虫害每年导致约3500万公顷森林受到损害,当外来品种进入不存在天敌的本地生态系统时,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尤为严重。由于国际贸易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此类影响的程度正在日益加剧。

幸运的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社区在运用生物虫害防治手段方面积累了大量知识。从来源国引进入侵性物种的天敌已被证明是一种阻碍虫害传播的有效工具。

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人造和天然森林虫害传统生物防治指南》提供了清晰、简洁的信息,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森林管理者制定有效的虫害防治计划。

"传统生物防治是一种久经考验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入侵性虫害治理手段,"粮农组织林业部助理总干事Hiroto Mitsugi说。

例如,亚洲栗瘿蜂在欧洲蔓延,导致木材产量下降40%,坚果产量下降80%以上,引入亚洲栗瘿蜂的专性寄生蜂 - 中华长尾小蜂(Torymus sinensis)后,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华长尾小蜂能够自己寻找栗瘿蜂,超过四分之三的栗瘿蜂被它们杀死,但其他本土蜂种不受影响。

20世纪初期,欧洲冬尺蛾入侵北美,当地的橡树林、樱桃园和苹果园遭到破坏,树木死亡率高达40%,后来引入的两种拟寄生物共同遏制住了虫害,其中一种在虫害爆发时特别有效,另一种则是害虫密度较低时期的持久捕食者。

传统生物防治不是消灭入侵性害虫,而是保持永久性的、能够自我维持的天敌数量,以驱散和抑制虫害数量或降低虫害传播速度。一旦成功运用,其将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这势必为人类和环境健康带来益处。

该指南是在黎巴嫩的"第六届地中海森林周"活动期间发布的,其中提供了大量案例,包括啃食太平洋地区的椰树和油棕榈的椰树犀牛甲虫,从西伯利亚迁移到西欧的云杉树皮甲虫,进入南大西洋小岛圣赫勒拿岛并开始摧毁产胶树木的杂食性昆虫旌介壳虫,以及正在使越来越多的桉树受到影响的若干种病菌。

不论何种情况,生物防治工作均需基于科学知识(从虫害的来源国获取此类信息往往比虫害发生地获取更为方便)、全面风险评估(新指南中解释了评估的规范),以及生物安全原则(扩大干预措施范围和监测成效时需予以遵守)。同样重要的是,必须从规划干预措施起就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积极沟通。

传统生物防治对果树也很有用,芒果粉蚧的防治就证明了这一点。芒果粉蚧起源于东南亚,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西非,开始吸收芒果树的汁液(汁液对于果实和色度非常重要),并分泌一种能够促进霉菌滋生和限制光合作用的物质,它导致贝宁遭受了高达89%的损失。后来,在该害虫的原生境找到并引进了天然拟寄生物,这一生物防治手段产生惊人的效果,仅以果实价值来核算,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成本效益比就达到1: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