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川妹子打造出“高逆商”玉米(图)
“感谢我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你们的爱让我坚强、勇敢、执著地追求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奥秘。我将用感恩的心认真去工作、去生活。”在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上,获奖者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卢艳丽站在领奖台上如是说。
十余年来,这位“80后”川妹子在玉米抗逆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为我国作物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希望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科学和农业事业。”她说。
跨专业读研,挑战未知领域。
卢艳丽的本科专业是农业区域发展。读研时,在身边同学纷纷选择读金融、经济等看起来更有“钱”途的专业时,她却选择了一点也不时髦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考入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读研。
“我不想过那种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人生就是要敢于挑战自我。”卢艳丽说。
虽然成功转专业,但刚刚读研时,卢艳丽明显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存在短板”。卢艳丽第一次和导师曹墨菊到农场时,甚至发现“工人都比我懂得多”。
没有学过生物化学、遗传学,更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专业知识,这个“半路出家”的女孩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疯狂自学。
专业术语不懂,就一个个去查,卢艳丽在实验室常常一待就是一天,忙到凌晨一两点更是常态。“一件事只要去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她说。
“她身上最可贵的就是那种探索性精神,人家害怕未知领域,觉得新的东西不一定出成绩、有风险,她没有这种顾虑。”曹墨菊对卢艳丽赞赏有加。
研二时,卢艳丽向导师提出想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感觉自己才刚刚入门,不能就这样读完研究生就走了。”卢艳丽说,做研究不能马马虎虎,半途而废不是她的性格。
在曹墨菊的推荐下,卢艳丽成为玉米研究领域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的学生。
2008年,卢艳丽获得教育部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赴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深造。这次,她从分子生物学领域迈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领域。当时,后者是玉米研究领域的前沿,没有经验可循,遇到问题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摸索。
面对全新领域,卢艳丽又拿出了当年那股劲头。那段时间,她终日与实验室、计算机作伴。分析数据需要使用新的软件,为此她啃下20多本全英文说明书,一步步学会了操作分析。
卢艳丽超强的自学能力获得了同行专家的认可。2009年10月,她被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聘为“顾问科学家”,成为正式研究人员。留学期满后,她又继续在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学校进行访问交流。
“但无论身处何处,我始终心系着四川农业大学。”卢艳丽说,“是母校培育和栽培了我,我要反哺母校。”
于是,本有机会留在北京或澳大利亚工作的卢艳丽,选择回到四川,扎根母校。
发现抗逆基因,提高玉米单产。
回母校后,卢艳丽立足于四川及西南地区的玉米生产需求及特殊的生态环境,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玉米品种的选育必须因地制宜。”卢艳丽说,四川所处的西南地区是我国玉米第三大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5%,但单产产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打造出适应阴雨寡照气候和土壤贫瘠地理环境的玉米,卢艳丽在玉米抗逆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领域一干就是十余年。
她常年“驻扎”在玉米地和实验室,发现了ZmARF31、ZmWRKY30等一批玉米抗逆新基因和SNP/InDel分子标记,探明了西南玉米“温带×热带”杂种优势模式,培育了突破性杂交玉米新品种10个。这些成果现已被广泛推广应用并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抗逆基因究竟有什么魔力?
“玉米有多达10对染色体、约3.2万个基因、23亿个碱基,是人类已测序的基因数量最多的植物之一。”卢艳丽说,有的基因能让玉米根系的侧根生长得更发达,有的能增强玉米的主根吸收水分的能力,不同的基因具备不同的功能。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把这些基因整合到玉米的基因组中,并通过分子标记筛选,确保这些基因能发挥抗性作用,从而帮助玉米克服土壤干旱、营养贫瘠等负面因素的干扰,让它们拥有‘高逆商’。”卢艳丽说。
卢艳丽的系列研究成果,达到了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但这样的成绩来得并不容易。
甚至连不可捉摸的天气,都成了卢艳丽要攻克的难题。“我们搞科研其实和农民干农活没什么两样,天天泡在田间地头,也得靠天吃饭。”卢艳丽说,坏天气就可能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遇到干旱还可能颗粒无收。
“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难,搞科研更是如此。越到这种时刻,越需要继续前进,努力终究会赢得掌声。”卢艳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