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柑橘院士”邓秀新:双脚沾满泥土 吸取大地力量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柑橘院士”邓秀新:双脚沾满泥土 吸取大地力量
中新社记者 郭晓莹
“我今天走了一万多步咧!”一进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就笑着向记者“炫耀”自己遛弯的“成绩”。
邓秀新一直有步行的习惯,“全国柑橘产区设有28个综合试验站,我每年都要去十几个站,走不动路可不行。”
邓秀新是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引领中国柑橘基础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领军者。因为他,国产鲜食柑橘全年不断档供应变为现实。
面对成就,邓秀新说:“我只是生逢其时,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与支持,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为农业服务的机会和舞台。”
邓秀新学的是农业,研究的也是农业,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邓秀新思维敏捷,谈吐风雅,说的也都是农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秀新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师从中国柑橘学泰斗章文才教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园艺系主任、校长等职。2007年,46岁的邓秀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柑橘院士”由此得名。2018年,邓秀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邓秀新说,在几十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章老先生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坚持科研服务生产实际的作风,对他影响至深。
攻读博士期间,邓秀新与导师商量后,从柑橘生物技术的研究突破,攻克了柑橘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使中国成为继以色列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获得柑橘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国家。此后,邓秀新带领团队又在全球率先完成了甜橙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与分析,破解了甜橙基因“密码”。
邓秀新并不满足于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他深知,柑橘往往生长在山区和贫困地区,也因此成为扶贫的主导产业,科研成果最终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和价值。
在牵头组织国家“948”重大项目过程中,邓秀新筛选出适合长江流域栽培的“红肉脐橙”“纽荷尔”脐橙,以及晚熟的“伦晚”脐橙等柑橘品种,并大范围示范推广预植大苗定植技术,实现了中国柑橘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
担任“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后,邓秀新主导构建了一个与世界柑橘技术先进水平同步前行的果树学科体系和团队。如今,从资源到品种培育、新栽培模式的创新,到产后处理,再到市场营销,邓秀新及其团队的研究覆盖了整个产业链。
回顾半生,一个“农”字贯穿了邓秀新的履历。时至今日,他已连续担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年近花甲却依然在积极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为“三农”发声。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已近尾声,邓秀新的日程却已经排满了。“三四月份要找我,得去赣州、三峡库区和云南澜沧等地了。”
他说,农业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只有沾满泥土的双脚,才能充分汲取大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