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升高
记者1月22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17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日前发布,其内容与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2017年WMO温室气体公报》相呼应,两份报告均指出,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达到405.5±0.1ppm、1859±2ppb和329.9±0.1ppb。
2017年全球大气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也达到了新的高度,2016-2017年增幅分别达7ppb和0.9ppb。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的温室气体指数分析结果,2017年由大气长寿命温室气体引起的辐射强迫相比1990年上升了约41%,而这其中二氧化碳的贡献超过82%。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总工梁海河表示,目前中国气象局有7个温室气体地面观测本底站,分别为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湖北金沙、云南香格里拉和新疆阿克达拉。青海瓦里关站是WMO/GAW全球31个大气本底站之一。
梁海河说,2017年青海瓦里关站观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上升至407.0±0.2ppm、1912±2ppb、330.3±0.1ppb,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甲烷浓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2017年我国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站3个区域本底站温室气体浓度也出现上升,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为416.0±1.8ppm、419.5±1.9ppm、415.6±0.8ppm。
据介绍,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限排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的部分卤代温室气体。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WMO/GAW)负责协调大气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的系统观测和分析。基于本底温室气体观测资料的“自上而下”反演计算是评估/验证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学报告。
梁海河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总量排放最大的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巴黎协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中国气象局也长期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工作,积极参与“全球温室气体综合信息系统”(IG3IS)系统相关的服务,基于我国本底温室气体网络化观测资料,结合“自上而下”的模式对我国温室气体源汇开展了初步的分析研究,支撑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