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强麦满仓 百炼为钢

《河南科技报》,1月15日:A版,头版

强麦满仓 百炼为钢

——许为钢创新团队携郑麦7698荣获国家科技奖幕后

中国小麦看河南,强麦崛起大中原。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许为钢创新团队主持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郑麦7698,这个引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产量水平迈上亩产700公斤的台阶、累计推广种植面积5600余万亩、真正解决优质强筋小麦高产与优质相结合难题的强筋小麦,终于在经历风霜雪雨的考验、连年创造强筋小麦丰产奇迹之后,名至实归。

这个奖项沉甸甸

在2018年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全国农业领域共有22个项目获奖,郑麦7698项目是唯一一项由省级科研院所主持完成的成果。

今年我省共有16项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其中由我省主持的项目4项,参与项目12项。郑麦7698是由我省主持的四个项目之一。

省农科院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研究员是郑麦7698项目第一完成人,其主持选育的郑麦9023曾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十年磨一剑,出鞘惊世人。

郑麦7698于2011~2012年先后通过河南省审定和黄淮麦区南片国家审定。该品种实现了高产与优质的协调提升,引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产量水平迈上亩产700公斤的台阶;经国家粮食局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鉴定为优质面包、优质面条兼用品种,并可制作品质良好的馒头,为提高我国大宗面制食品的质量提供了新的品种类型;对高温强光、水分亏缺和条锈病、白粉病具有较好的综合抗性;是农业农村部推荐的主导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5600余万亩,对促进优质小麦产业提质增效、企业增收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品种正当年

近几年来,在推广郑麦7698的进程中,我省农业科研、种子生产、粮食加工部门通过院企合作、院市(县)合作方式,初步形成了“研、产、加”和“育、繁、推”一体化运行机制,仅2015~2017年就推广3678.5万亩,成为全国小麦主导品种,也是我国三大优质小麦品种之一。

就品种生命周期和生产表现来看,郑麦7698风头正劲,特别是相比河南全省8000多万亩小麦面积来说,其推广前景不可限量。

据国家粮食局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专家介绍,郑麦7698面粉集面包烘焙特性和中国大宗食品蒸煮特性于一身,可以用来制作面包、高档拉面、烩面、饺子等,并可制作品质良好的馒头,对食品加工的适应范围较为宽泛,非常适合大众消费。无论是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还是抗衡国外强麦品种,郑麦7698都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从省农科院繁育出种子,到各地农民种植;从田间技术培训,到良种良法配套;从订单收购,到专用面粉,再到高档面制品,郑麦7698正在从“研、产、加”和“育、繁、推”一体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值的全产业链转型。

这个产业高精尖

郑麦7698的问世与成功,除了依靠许为钢创新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努力之外,还得益于国家的供给侧改革,得益于我省“四优四化”战略,得益于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推动作用。

本世纪初以来,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河南,依托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推出一大批包括郑麦7698在内的小麦产业领域高精尖项目,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描绘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据统计,我省重大科技专项累计推广小麦1.84亿亩,增产小麦47.08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89.69亿元,经济效益显著。与2000年相比,2018年我省小麦种植面积由7380万亩增长到8600万亩左右,小麦单产由302公斤增长到418公斤左右,小麦总产由223.5 亿公斤增长到360亿公斤左右(2015~2018年河南省小麦总产连续4年超过350亿公斤)。

强麦满仓,百炼为钢。小麦生产的长足发展和巨大进步,不仅有效解决了我省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还每年调出200亿公斤以上的食用原粮和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农民增收、稳定物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