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土地调查:仍期待更详细的数据和方案

历时3年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终于结束。2013年12月30日,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介绍土地调查数据。

这是1996年我国进行土地调查以来,政府首次公布土地状况。对此,相关专家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布土地调查数据有着积极意义,但仍期待更详细的数据和方案。

“对于耕地调查和治理,我们仍有期待。”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说。

信息公开迈出一大步

“此次公布数据‘破开’了土壤污染是‘国家秘密’的局,这是信息公开上前进的一大步。”陈能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评价说。

尽管如此,在专家们看来,土地调查数据的公布仍有待完善之处。

“我们期待公开更多的信息。”陈能场表示,“比方说,中重度污染耕地的详细空间分布如何?轻度污染耕地有多大面积?轻度污染的耕地肯定需要继续耕种,那么粮食安全如何保证?”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董元华更期待着今后土壤污染调查不再是“运动式的调查”。

“下一步要耐心地逐步进行详细调查与生态风险评价,建立污染土壤档案。”他介绍说,欧美如今已拥有“土壤污染档案”,对本国国土哪里有污染、有什么污染、是否需要治理、治理到什么程度均记录在案,逐年丰富。

陈能场也认为,目前调查的精度还不够。“5000万亩的调查精度是依据8公里乘8公里的网格,这比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壤概查精度要粗糙得多。日本土壤污染面积调查单位是2.5公顷(160米乘以160米),而台湾地区是1公顷。”

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土地调查数据,王世元直言:“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把土地种好。”中科院院士赵其国告诉记者,耕地保护要把土地的质和量统一起来考虑。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主任李发生向记者透露,相较于耕地短缺,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的优质农田撂荒更令人担忧。“回到我出生和长大的农村老家,我发现一半以上的好耕地处于长期无人耕种状态,很多从农村来的同行也有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