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质改良成效显著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勇
品质、病害和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国小麦生产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随着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加剧,赤霉病已成为黄淮麦区的常发病害,湖北和河南南部等地穗发芽危害也日益凸显,赤霉病粒和芽麦已成为面粉行业关注的焦点。今年4月初的罕见低温对小麦生产造成不小影响。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对我国商品小麦抽样品质检测,适合做优质面包和饼干糕点的样品分别占4.2%和0.6%,能做出优质面条和馒头的样品也只有8.4%和9.8%,因此品质改良工作任重道远。我国小麦品质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面筋筋力弱、面粉色泽差;二是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不匹配;三是忽视了对延展性和淀粉品质的改良。另外,现有优质麦的各类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2017年发布的中国好粮油优质小麦标准则有了显著改进,值得推荐。实现品质、产量、综合抗病抗逆性和广适性等的有机结合,是育种家和农民的共同愿望。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济麦22、百农207和鲁原502的面积皆超过1500万亩,周麦27、山东20、郑麦9023、西农979、中麦895、烟农19和山农28分别居第4到10位,皆在600万亩以上。新麦26和师滦02-1的面包加工品质已得到加工行业的充分肯定,但其农艺性状尚需进一步提高。近两年,新审定的几个优质品种表现突出,在小麦生产和加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麦44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育成,于2018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主要特点是:优质强筋且品质稳定性好,高产、抗病、综合农艺性状好。籽粒蛋白质含量15.4%,湿面筋35.1%,沉淀值51.5毫升,吸水率63.8%,稳定时间25.4分钟,属强筋品种。在2017年度全国小麦质量报告中,该品种达到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用一级优质强筋小麦标准。济麦44越冬抗寒性较好,抗倒伏,比对照早熟2天,大面积示范与济麦22产量接近,抗白粉病和条锈病,适合黄淮冬麦区北片大面积推广。
中麦578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合作育成,于2018年通过河南省初审,并正在参加黄淮南片生产试验和黄淮北片区域试验。中麦578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优质强筋且品质稳定性好,蛋白质含量14.7%,吸水率60%,稳定时间18分钟,面包体积1000毫升、评分90分,面包加工品质与进口优质加拿大小麦水平相当。二是高产早熟抗倒伏,大面积示范与周麦18和济麦22产量持平,抗倒伏,比对照早熟2-3天。三是适应性广,冬季抗寒,春季抗低温,兼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田间赤霉病发病较轻,较耐穗发芽,耐高温,灌浆快,粒大饱满,常年千粒重50克左右,籽粒商品性好,适宜在黄淮南片和北片大面积种植。
西农511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成,表现面包加工品质优良,产量高,耐倒春寒和后期高温,抗倒伏性好;综合抗病性优良,纹枯病轻,田间表现中抗赤霉病,2018年通过黄淮南片国家审定。2017年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蛋白质含量14.7%,湿面筋32.2%,稳定时间13.6分钟,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