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春“花”秋实报三农——记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
《河南日报》,12月8日:第01版,头版
春“花”秋实报三农
——记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
“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本报记者 尹江勇
种植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550万亩扩大到现在的2200万亩,总产量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而且单产比全国平均产量高60公斤……说起花生,河南是当仁不让的全国第一生产大省。
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花生育种专家、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功不可没。他先后荣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2013年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今年11月,张新友再添殊荣,获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熟悉张新友的人都知道,一谈起花生,他就像谈起自己的孩子一样滔滔不绝。
上世纪80年代,黄淮海地区的小麦和花生争地矛盾十分突出。“我们就想,能不能让花生早熟十天半个月,跟小麦的‘工作时间’实现‘无缝对接’?”张新友告诉记者。
沿着这个思路,张新友和团队培育出豫花7号、豫花14号等一批早熟品种,比原主导品种早熟10至25天,增产10%至20%,对黄淮海地区小麦、花生两熟制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我省花生种植面积迅速跃升至全国首位,单产也从150多公斤上升到310公斤。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缺口大、花生品种含油量普遍较低的短板日益明显。“这个问题事关国家食用植物油安全,所以我们又把高油花生选育确定为新的主攻方向。”张新友说。
瞄准这一目标,张新友带领团队又相继育成13个含油量超过55%的高油花生品种。其中,豫花15号和远杂9102每亩产油量比普通品种增加15至20公斤,迅速成为黄淮海地区主导品种。
7年前,记者在正阳县参加一次花生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后,与张新友同车返郑。记者向他请教几个关于花生新品种的问题,没想到却听了一堂近两个小时的花生产业发展课。
花生对我国油料生产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当前花生生产中最急需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如何提高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这一系列专业问题,在张新友生动风趣、深入浅出的解答中变得引人入胜,他对花生研究的热爱由此可见。
有句话常挂在张新友嘴边:“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将花生新品种、新技术转化为农民群众看得见、学得会、用得好的致富技能,张新友带领团队为每一个花生新品种量身定制了配套的栽培技术规程,对花生新品种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科研人员肩负重任。我们要把花生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加速抢占我国在花生育种理论及前沿技术研究领域的制高点。”张新友说。
30多年来,张新友率领研究团队刻苦攻关,相继育成“豫花”“远杂”系列早熟、高产、高油、抗病花生新品种40余个,累计推广近1.3亿亩,增产花生230万吨,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约120亿元,为推动黄淮海地区乃至全国的花生生产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015年,张新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责任重了、事务多了,但他对农业科研倾注的心血依然如故。
2016年全国“科技三会”期间,记者采访赴京开会的张新友,在他的房间看到,行李箱内满满塞的都是书本、杂志、剪报。“带着资料参会,一旦遇到问题,随时就能查阅。”张新友说。
“产量上去了,含油量能不能再进一步提高?怎样通过改善花生的品质,比如培育高油酸花生,让人们吃得更健康?如何进一步提升花生产品附加值?”面对不断涌现的技术难题,张新友时常勉励团队,“要加快攻克它们,我们必须跟时间赛跑!”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