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粮食高产创建模式

人民网临沂1月4日电 日前,市政府根据省政府要求,制定下发临沂市《粮食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创建粮食高产示范方,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通过统筹农业发展规划,加强资源整合,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粮食产地环境,完善基础生产条件,提高现代化物质装备水平,加快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集中打造“粮田集中连片、土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抗灾能力较强、综合配套技术到位”的高标准、高产量的永久性示范田,形成临沂特色的粮食高产创建模式。

从今年开始,临沂市将集中项目、资金、技术,从提升改造农田水利基础条件入手,通过创新科技推广服务机制,落实高产创建各项综合措施。到2017年,全市将建成60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面积79.7万亩。

为达到高产创建任务目标,要求各县区、高新区、开发区、临港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完善高产创建田水利设施条件,加强农田林网和路网建设,对高产创建示范方实行沟、渠、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提高耕地质量,通过连片治理、规模建设,全面推行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到2017年,高产创建田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率达到100%,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

要搞好农业机械化装备。围绕小麦、玉米关键生产技术,加快收、耕、种和病虫防治等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更好地实现农机农艺结合。高产创建示范乡(镇)、村,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作用,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合作服务组织,搞好集耕作、播种、施肥、喷药、收获等联合作业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要集成粮食增产技术模式。搞好良种繁育推广,以良种补贴项目为依托,加快粮食优良品种的研发、选育,重点搞好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高产创建田粮食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力争粮食重点乡镇达到一村一品,高产创建示范方达到一方一品,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小麦、玉米、水稻等各项增产技术到田率达到100%。加强抗灾减灾能力建设。突出抗旱防涝和病虫害防治,建立和完善重大病虫害监测预报体系、抗旱服务体系、植保服务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应对频繁发生的冬春干旱、晚霜冻害、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达到100%。实施粮食质量安全工程,加强农业产区周边环境的保护,实行以村为单位的农村清洁工程,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方案》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将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村、到地块、到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高产创建任务的完成。要围绕粮食高产创建任务,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粮食高产创建,各项支农资金、粮食生产奖励资金重点向粮食高产创建乡(镇)、村倾斜,农机购置补贴向大型动力机械、联合作业机械倾斜。要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重点,按照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搞好土地流转,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加强粮食产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王珊珊)

    (文章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