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砥砺奋进 40年国际合作硕果累累 扬帆启航 两个一流建设再谱新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对外开放政策,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和外交大局,按照“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在引进技术、引进外资、引进智力、培养人才及农业科技“走出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解决了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许多“瓶颈”问题,促进了我院乃至全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对推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光辉历程

40年来,我院的国际交流合作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少到多,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光辉历程。

(一)1978-1999年 发展积累期

1978 年以来,我院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日益扩大,合作对象主要为发达国家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所属研究中心以及欧盟等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合作形式由一般的迎送往来逐步发展到人员培训、技术引进、合作研究、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举办国际会议、建立联络办事机构等,合作内容不断深化,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形式亦进一步多样化,由初期的礼节性交流互访,发展到邀请外国专家来华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培训、咨询,开始与我方科技人员尝试开展合作研究和合作开发等;合作领域日趋广泛,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生物技术、农机、农产品加工利用、饲料工业以及农业政策与信息等。

(二)2000-2011年 蓬勃活跃期

进入21世纪以后,我院紧紧围绕国家经济以及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水平进入蓬勃活跃的发展阶段。对外交流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逐年增多,“十五”期间,申请各类国际合作项目560余项,正式纳入政府间合作框架160余项,合作伙伴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到亚非拉以及东欧独联体等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更趋多样化,通过组织开展人员交流互访、举办国际会议和学术讲座、开展联合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建设等方式,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从松散到紧密,从分散随机到稳定集中,逐渐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三)2012年-现在 提质增效期

2012年,我院提出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2013年我院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以政府专项资金稳定支持为主开展科研改革创新,重点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在一些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引领创新,取得一大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成果。在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我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顶层设计,建立海外农业研究中心,谋划国际合作发展战略,设立创新工程国际合作专项任务,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对外合作引领作用,加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海外联合实验室平台建设,优化全球农业科技合作布局,探索组织全球性创新协作活动,积极培育大科学计划,夯实国内外联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农业科技“走出去”,进入了以我为主、积极作为、提质增效、飞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

我院始终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提出的“三个面向”“两个一流”和“整体跃升”的要求,将我院的国际化作为全院的战略发展重点予以推进,构建了高起点、高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对外合作格局。

(一)高层互访

高层互访是我院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0年来,我院先后接待了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金正恩、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布劳格博士、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主席比尔﹒盖茨先生等多位外国领导人、国际知名人士、外国农业科研机构以及私营企业的领导人等,加深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伙伴关系的建立,为有效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我院也精心策划和组织院领导率团出访,有针对性地访问世界不同区域的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世界著名科研机构和知名科学家交流合作,达成科技合作协议,为巩固和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奠定了基础。

通过高层互访,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了解了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前沿研究情况,拓宽了视野,拓展了我院国际合作的战略思路。

(二)举办重大国际会议

我院成功承担、组织或参与组织各种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100 多个,包括5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2006/2007/2010/2013/2016)、G20 农业首席科学家(2016)、中国—CGIAR 合作30 周年研讨会(2013)、中美农业战略合作规划研讨会(2012)等政策性国际会议,以及首届国际水稻大会(2002)、第十五届国际植保大会(2004)、第八届全球大豆大会(2009)、第二十七届国际农经大会(2009)、第十八届国际食(药)用菌科学和栽培大会(2012)、国际真菌毒素大会(2014)、第七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2016)等学术性国际会议。由我院召集的农科院系统外事协作网会议,有效整合全国农业科技合作资源,形成资源与信息共享长效机制,构建覆盖全国各农科院外事系统的共享平台体系。

通过举办国际会议,不仅了解了国际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深化了与外国伙伴的联系,拓展了合作领域,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国际影响力和参与组织国际活动的能力。

(三)动植物种质资源的交换和利用

我院通过双边、多边等不同渠道引进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和优良新品种达 10 万余份,占库存总量的20%,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种质基因库,为我国主要农作物如杂交水稻、玉米、高粱、花生、小麦的育种工作奠定了有力基础,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

(四)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和开展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平台方面,在国家整体外交及农业外交方针指导下,我院围绕全球农业科技合作布局,在双边及多边框架下,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及资源,与国外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了70多个联合实验室,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及农业“走出去”战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联合实验室(平台)有:中国-巴西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国-荷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中心、中国-德国农业科技合作平台、智利-中国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等。

重点合作项目方面,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我院在作物种质资源保藏、农业遥感、土壤肥料等多个领域开展了有影响力的双边旗舰型合作项目和双边合作种子基金项目。有代表性的项目有:科技部中美旗舰项目-中美农作物基因库采集技术与实践合作研究、中英“基于定量遥感和数据同化的区域作物监测与评价研究、中英牛顿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中英农业氮素管理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英国洛桑研究所中英农业可持续集约化发展联合中心(CSIA)种子基金项目、中国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可持续农业技术合作与推广种子基金项目等。

与国际组织共建了包括CGIAR部分研究中心、欧盟、CABI、IPNI、FAO、OIE在内的9个驻华代表处,16个联合实验室、7个参考实验室和2个联合工作组,在我院主导全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中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牵头作用,多名国际组织外国专家因与中国的出色合作获得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国际合作奖项。参与执行了APEC、欧盟地平线2020、CGIAR CPR项目等多个大型多边国际合作项目,以多边促双边,极大地提升了调配国际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多名专家在国际组织担任各类职务,打造了一批建设国际一流院所的国际化专家团队。

(五)培养国际化人才与引进智力

我院于 2009 年获得部分外事审批权后,科研人员年平均 1100 余人次出国(境)执行合作研究、国际会议、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及培训等任务;年平均700 余人次外宾来我院交流访问,2017年出访人数超过1600人次,邀请外宾人数接近1200人次。此外,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 ( 境 ) 培训项目以及利用我国向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定向捐款等渠道,共计选派了1000 余名青年学者出国深造。

(六)推动农业科技“走出去”

我院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截至 2016 年, 已有 10 余个研究所初步实现了 “走出去”目标,“走出去”的技术和产品包括杂交稻、杂交玉米和蔬菜等农作物种子,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疫苗生产,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设施园艺技术、饲料生产技术、农业机械及沼气技术等,共涉及亚、非、美、欧 28个国家。

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加强农业科技“走出去”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划,2016 年 1 月,我院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制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中心发展规划》,加强了海外农业高端智库建设。 2018年10月30日,我院牵头成立了全国农业科技“走出去”联盟,标志着我院农业科技“走出去”工作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

三、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丰硕成果

40年来,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规模日益扩大,合作渠道日益增多,合作方式更加灵活,合作的作用和效果更佳丰硕。

目前,我院已与100多个国家、38个国际组织、7个跨国公司以及基金会建立了广泛合作,与52个国家及2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14个多双边国际机构在我院设立驻华代表处;拥有70个国际联合实验室,7个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参考实验室, 5个海外联合实验室;2017年,全院发表SCI论文3204篇,其中国际合作论文占比27.34%;180余名专家在各类国际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年均派出各类访学、合作交流团组2000人次,请进外国专家1200人次。

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使全院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总体科研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缩短了与农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力提升了我院在国际农业科技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意大利引进的高瘦肉率优质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

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试管苗中筛选并直接应用于马铃薯生产的品种,累计种植面积在5000万亩以上

在重大平台建设方面,1986年,我院与洛克菲勒基金会与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共同建立首个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长期保存总量达49万份,居世界第二位。资源库全面掌握和了解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情况,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共享和利用,为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优良种质信息,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普信息,为国家提供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决策参考。

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援助我院建立的国家种质资源库

与日本政府合作,我院建成当时农业领域的第一个外援投资强度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日本政府资助1.2亿元人民币,涉及中国和日本30余个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是我院建院以来最大的无偿援助项目,已成为中日两国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项目开展,引进大批先进科研设备、推广了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学习和了解了日本政府援外项目的运作模式,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国内外协作模式。

2000年,中日总理项目中日科技楼奠基仪式

新落成的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在融入全球农业创新体系方面,1984年,我院加入了国际农业研究磋商体系组织(CGIAR)。2000年在我院成立了“中国-CGIAR合作协调领导小组”,标志着我国农业科技全面融入全球农业科技与创新体系,培养了大批农业科研骨干和管理专家,推进了我国农业科研项目立项、评估、预算管理借鉴国际经验,取得了大批包括动植物新品种、高水平论文在内的科研成果,支撑了农业科技外交。

1983年,卢良恕院长率我院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第一次参加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CGIAR年会,随后1984年中国正式成为CGIAR成员国

在引领创新和技术集成走出去方面,我院与盖茨基金会于2008年联合开展了“为中国西南地区、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脱贫培育绿色超级稻”国际合作项目,总经费3800万美元,是农业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连续开展了三期,已在亚洲和非洲 17 个目标国家推广“绿色超级稻”品种 210 万公顷,农民增收 5.46 亿美元,并为 14 个目标国家培养了 37 名博士和硕士生,还培训相关技术人员 580 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探索和积累了农业技术、品种、团队走出去的经验,推进了大科学计划项目的培育。同时我院牵头引领的国内外16个团队协同合作,对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进行测序,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该研究是国内外水稻研究专家大协作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农业科学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并扩大了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国际领先优势。在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重大数据共享和重大项目合作,为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研究水平带来更大的飞跃,为今后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服务品种选育和技术集成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绿色超级稻”项目组坦桑尼亚现场考察

“绿色超级稻”品种田间表现

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璀璨未来

展望未来,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既是国际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农业科技合作的必然要求。我院作为中国农业科技战线的国家队、主力军和中国农业对外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窗口,推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是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一步,我院将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商务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贺信要求,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深化农业对外合作的支撑、引领、保障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多双边交流合作,深化合作层次,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合作效果,为我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提供有力支撑,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外交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一)顶层谋划,制定我院中长期国际合作战略发展路线图。

围绕国际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国家战略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我院作为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的主体作用,构建“一个网络、两个突破、两个核心、三个能力”的发展路线图,形成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划。

“一个网络”。我院农业科技全球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基本完善,建成一批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协同治理、运行高效的海外联合实验室(示范基地)。

“两个突破”。在解决全球重大农业科技问题、区域可持续农业综合解决方案和技术模式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两个核心”。在全球(区域)“农业协同创新网络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成为引领支撑海外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三个能力”。服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外合作、推动我院科技走出去、引领和支撑海外农业发展的能力,开发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的能力。

(二)实现引领,牵头组织由我院发起的国际农业大科学计划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全球科技进步不断呈现融合性、群体性的革新态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曾多次要求要深化科研领域国际合作,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在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均发起了国际性大科学计划/工程的环境下,以我为主统筹已有资源、系统学习他人经验,积极探索主动发起国际性农业大科学计划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建立国内外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与产业结合、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和培育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结合已有国际合作的良好基础,在学习经验、凝练重点、组建团队、经费争取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利用现有资源在创新工程国际合作专项、基本科研业务费等渠道开辟了培育大科学计划的项目试点,并制定了详尽的项目任务和目标。下一步将在实施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目标靶向精准化提升,进一步加强国内外联动合作,适时向全球发布我院大科学计划的正式启动。

(三)突出重点,完善全球国际合作布局。

目前,我院国际合作三级布局已初步形成,下一步将突出重点,构建面向全球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高低有序、层次合理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一是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重点开展联合攻关、资源引进和人才培养。紧盯国际领先,积极参与大科学计划,狠下力气抓好“强强合作”,逐步推进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CGIAR、CABI、FAO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借助国际顶尖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与发展中大国开展共同议事、项目合作,全力开创全球粮农治理新格局。当前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不断重塑,新兴发展中大国力量迅速崛起,“金砖五国”等新型经济体不断走到世界经济、政治、科技议事舞台中央。着力加强与巴西、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南非、埃及等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同参与事关全球粮农治理的重大议题和规则制定,打造新兴大国农业科技合作新增长极。

三是与“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开展技术与产品输出和成果转让。牵头“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构建地区性农业科技共同体,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升农业产业层次。重点针对中亚、南亚、非洲等国家开展技术与产能输出示范、成果转让和能力培训,实现先进技术和产品 “走出去”,为加强南南合作、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

(四)内外互动,助力我国乡村振兴,讲好中国农业科技故事。

发挥FAO、CGIAR等国际机构的平台作用,一方面引进日本、荷兰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做法,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提供技术借鉴,另一方面将我国解决小农户温饱和收入方面的农业技术推广到发展中国家,讲好中国农业科技故事。

(五)固本培源,着力打造国际化人才工程。

继续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协调,拓展青年科学家定期出国合作研究渠道,下大力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人才和团队,探索科研管理人才出国培训和交流渠道,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熟知国际规则的科研管理人才,为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的农业科研、管理、支撑和转化人才队伍,以人才交流深化农业走出去技术合作,推进我院的国际化进程、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积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