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品种与机械协调改进

本报记者王澎

秋末冬初,东北大地又到了收粮晒粮的时节。“让玉米在地里再站上七八天,等水分降降再收。”以往每到秋收季总要为找车、找晒场而忙碌的吉林省榆树市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丛建,今年他却淡定自若,“自从种了籽粒直收玉米,改收棒为收粒,不用晒粮,而且省时省工效益高。”

今年7月底,农业农村部公布2018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包括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小麦节水保优生产技术、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等。“今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吉林省建立了榆树、公主岭和九台3块‘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集成示范区。”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永林告诉记者,“旨在示范展示以籽粒含水量、植株抗倒伏和适宜收获机械选择等三大核心技术为要点,结合提升三大核心技术相关性能指标的品种选择、收获机械选择、田间栽培管理、植保土肥技术、烘干设施条件等方面的配套综合技术。”

11月3日,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直收技术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在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平安村召开,近百位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黑吉辽蒙等省(区)的专家学者和项目负责人与会指导,1500多位来自黑吉辽蒙等省(区)的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和经销商代表到场观摩。

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较快,机械播种率达80%,但机械收获率仍较低,2016年为66.68%,且以摘穗为主,直接粒收的比例不足5%,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3-5积温带和内蒙古东北部玉米产区。

“在榆树市、公主岭市和九台区3个示范点,共展示了2015年以来通过玉米籽粒机收项目筛选出适合籽粒机收和国家籽粒机收组审定的优良品种38个(次),总示范面积达600亩。”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郑清介绍,“榆树市建立了展示8个籽粒机收优良品种示范田240亩,设立同一品种不同收获机型对比区、同一收获机型不同品种展示示范和集成技术示范区,通过玉米籽粒机收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助推了品种、技术和收获机械之间的协调改进,促进了玉米产业链条对接发展,受到农民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在榆树市五棵树镇广隆村的玉米地里,一棵棵玉米在寒风中挺立着。“2016年,我社种植365公顷玉米,全部采取籽粒直收收获,籽粒进行烘干出售,上车价每吨1500元,当时中粮收购价是每吨1410元,每吨多卖90元,每公顷多收入千元左右,总计增收37万多元。”丛建的合作社自2016年开始全面种植籽粒直收玉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人工收获玉米每公顷费用3000元,果穗收割机收玉米每公顷需要1300元,托费600元,籽粒直收每公顷约800元,所以籽粒直收不但可以增加每公顷1100多元的收入,还减少田间工作时间,余下时间去做零工增加收入。

“自2016年以来,我社玉米收获一直延用籽粒直收加籽粒烘干技术,不但增加合作社的收入,而且对周边农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真正认识和了解了合作社是真正干实事的,增强了对合作社的信任感,能够放心地把资金和土地投入进来,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中来。”丛建告诉记者,“2016年末,合作社的股东从原来11名增加到40名,股金从365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

品种是核心,机械是保障,产销对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是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包括适宜粒收品种选择、合理密植、机械精量播种、病虫害防控、收获期确定、籽粒机械收获、秸秆还田、烘干等环节。”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种业信息与技术处副处长宁明宇告诉记者,“选择耐密、抗倒、后期籽粒脱水快、适合籽粒机械收获的玉米品种,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后期脱水快是关键。”

良种还要配良法,有了新品种和新设备,还要有配套技术才能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都保持稳产丰产。“榆树市今年发生严重春旱,50天无有效降雨,玉米出苗比历年延迟10-15天,有效积温严重不足,致使玉米不能完熟;而进入10月以来,我市又发生持续雨雪,致使玉米后期脱水慢,含水量高。面对这些不利情况,我们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为试验示范区玉米的正常生长和项目成功示范创造了条件。”榆树市农业局局长张武介绍,“下一步,我们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认真总结试验示范及现场观摩会的成果,梳理田间管理经验,在全市重点推广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直收技术,减少损耗,提高效率,节约用工,真正实现节本增效,真正实现榆树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责任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