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成:继往开来 引领麻类产业创新发展

近日,南方经济作物发展战略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建所6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长沙召开。

麻类所所长陈万权在报告中回顾了麻类所60年来的工作成绩。他说,几代麻类人围绕麻类等南方经济作物,形成了4个一级学科和10个重点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688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4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1项;育成麻类作物新品种94个,覆盖全国所有产麻区;建立了全球库存资源最多、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麻类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心。成功研制出麻地膜、麻育秧膜等绿色环保型麻纤维膜系列产品,研发了高效节能清洁型生物脱胶技术,提出了麻改饲全产业连模式,构建了饲用苎麻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在麻类多用途研究、南方特色经济作物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的稳定支持下,麻类所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学科布局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开发稳步增长,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研究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麻类所60年来取得的可喜成绩。他要求,麻类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落实“三个面向”要求,努力打造成为服务湖南、服务南方和走向世界的科研重镇。一是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对标一流科研院所,加强麻类产业战略研究,调整优化学科体系和目标定位。要在传统麻类学科和南方经济作物等新兴学科研究领域,储备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攻克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抢占南方经济作物科技前沿制高点。二是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突破性成果培育。引导科研团队重点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凝练核心科学问题、重大产品和核心关键技术,围绕饲料替代、地膜替代、蛋白替代、环境友好等加强定向成果培育。三是要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践行“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哪里,麻类所专家团队就到哪里”的行动方针,立足南方经济作物研究领域、结合产业重大需求开展重点突破攻关,服务湖南省和南方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重点开展武陵山区科技扶贫,助农增收,为助力脱贫攻坚打造中国农科院样板。

湖南省政府副秘书长易佳良表示,60年来,麻类所为湖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更为湖南省农业科技事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希望,湖南省和中国农科院建立科技合作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制约湖南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陈剑平、康振生、王汉中、喻树迅、印遇龙,分别围绕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与实践、作物抗病性及其利用、多倍体作物优势与基因组改良、无膜棉分子精准育种、现代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开发与应用等主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与战略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院党组成员、人事局局长贾广东,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和事业单位负责同志,湖南省政府相关人员、企业代表,中国农科院机关有关部门、院属有关研究所负责同志及全国行业专家、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余名外国专家共计600余人参加会议。(通讯员 廖勇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