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在美国是如何崛起的

引入美国

大豆最早种植在中国,后来引进到日本和朝鲜。18世纪,大豆被种到了巴黎的植物园和英国皇家花园。

在东亚,大豆的早期用途主要是为了获取豆粒,用来制作各种新鲜的、发酵的、干制的食品(酱油、豆浆、豆腐、豆瓣酱、豆芽)。大量大豆用来榨油,渣滓用作肥料,同时也做牲畜饲料。但大豆本身没有大量作为饲料使用。

早在1804年,美国文献就提到了大豆,认为大豆应该在宾夕法尼亚州种植,那里气候适宜。1882年,美国人种下了一批从中国进口的种子,认为这是一种肯定有前途的作物。当年的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大豆可能是一种富有营养的饲料,而且可能适合与玉米、小麦轮作。

自1898年以来,到1973年的种质标本中,有3492个引进品种,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

彼时,大豆在美国的早期用途主要是饲料作物,主要用来做干草、青储饲料、牧草以及与玉米混作牧草。1915年,美国第一次用大豆榨油,到了1929年,大部分大豆用来榨油了。

在1924年,美国种植了180万英亩大豆,其中只有44.8万英亩(25%)是为了大豆籽粒种植的。1941年,作为粮食的大豆种植面积(590万英亩)第一次超过了作为青储饲料的大豆种植面积(550万英亩)。

美国大豆工业的发展

20世纪初,欧洲人把大豆用来榨油,这引起了美国人的兴趣。但当时美国生产不足,于是从东方进口豆油和豆粉。1911年,西雅图的一家榨油厂首次用中国的东北大豆生产了豆油和豆粉。到1915年,北卡罗来纳州的棉籽油厂第一次用本土大豆榨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油匮乏,美国在1918年从东方进口了3.44亿英镑豆油。这时候美国人断定,美国大豆加工工业将迅速壮大,他们提出,大豆应该主要用来榨油,渣滓当做饲料。大豆作为饲草的种植在1953年之后迅速下降,到1963年只有46万英亩。之后政府就不再统计大豆饲草的种植面积。

到1971年,美国种植了4320万英亩大豆,大豆籽粒的收获面积为4240万英亩。

在1915年,大量的豆渣用作化肥生产,到了1930年代,豆渣就成了牲畜饲料。此时美国已经成了豆粉出口国,主要出口到加拿大和欧洲西北部国家。

从总产量看,美国大豆从1942年的490万蒲式耳增加到1971年的11.7亿蒲式耳,增加了239倍。单产也从1924年的11蒲式耳每英亩增加到1971年的27.6蒲式耳每英亩。其中增产重要因素是改良品种与耕作方法、提高肥力、改进机器。

1962年以来,大豆和大豆制品一直是美国出口的主要农作物产品。1971年大豆的55%以大豆、豆粉和豆油的形式出口。

随着农场从使用马力到机器的变化,饲料需求减少了,从而导致燕麦和干草种植减少,腾出来更多的土地。1954年,美国对玉米、小麦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加以限制,这就让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张。

参考:
大豆的改良生产和利用,【美】B.E.考德威尔,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译,农业出版社,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