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产业 山西村变身紫苏产业“单打冠军”
中国江苏网1月3日讯 如何建设让农民满意的农村?在不停的深思与探索中,灌云县伊山镇山西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发展临城经济,做大农业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同时保持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得益于吃大山饭,临大伊山的山西村经济发展曾经起步早发展快,但在上世纪80年代大伊山禁采后,山西村人一度迷茫,只能靠进厂打零工、外出劳务养家。如今的山西村,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看准临山的土质矿物质成分极高,是蔬菜生长的天然有机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在山西村承包温室大棚的王化更是独辟蹊径,他所产的春豆、夏椒、秋柿、冬瓜都在网上销售。原来从事十多年蔬菜贩运的王化,可谓跑遍全国。得知家乡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后,他立马回乡,承包了多个大棚,并引进国外多个新品种。新品种品相、品质、口感俱佳,生长周期短,一年中,人忙三季,他种四季。蔬菜产出后,因外销人手不足,他又尝试在网上和过去的生意伙伴联络,从此踏上网销“高速”,成为灌云县第一位实现网上销售的农民。
山西村通过积极配合伊山镇,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新建高规格的日光温室大棚100个、钢架大棚500个,用于发展紫苏、食用菌等产业基地。如今,全国出口到日本的紫苏,有75%来自山西村,该村成了该行业的“单打冠军”。
“你看我们的日光温室大棚,十分先进,现在是冬天开的是热风机,夏天大棚开的是冷风机,三层膜保温效果更好,另外上面有防虫网、地下有供水管道。”伊山镇党委副书记杨乐武表示,先进的日光温室大棚,为紫苏产业的种产销一条龙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而稳定的紫苏订单也为产业提供了保障。
在连云港圣叶有限公司的分拣车间,数百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分拣包装紫苏叶,这些紫苏都来自山西村的大棚。杨乐武告诉记者,紫苏产业解决了山西村的剩余劳动力难题,“紫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大棚种植到采摘再到分拣包装,需要500多人,农闲时村民都会来打工。”
山西村村民张霞,丈夫外出打工,农闲时她要在家带孩子,“有小孩,打工不能走太远,现在在大棚里摘紫苏,一个月能拿到近3000元补贴家用。方便多了,还很近,能照顾家。”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山西村农民的腰包开始鼓起来。2013年,山西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000元,总量和增幅在全县位居前列。
原标题: 发展农业产业 山西村变身紫苏产业“单打冠军”
(文章来源:中国江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