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西南山地典型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通过验收
根据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国科基管函字〔2018〕38号”的要求,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西南山地典型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项目编号:2014CB954100)于10月16-17日在昆明组织了课题验收。项目责任专家、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刘丛强,以及来自云南农业大学、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西北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林科院、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的验收专家组成员参加了验收会。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德铢主持。
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总体情况介绍后,分别听取了四位课题负责人的报告。对照课题任务书和结题报告,经过质询答疑和评议,专家组认为各课题验收资料完备,按期全面完成了合同任务和考核指标,部分超额完成了任务,相关成果极大提升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国际地位和水平,为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经无记名打分、投票,一致同意通过四个课题的验收,验收等级均为优秀。
昆明植物所副所长陈纪军出席会议并代表昆明植物所感谢科技部和项目依托单位中科院和云南省科技厅对项目立项和实施过程中的大力支持,感谢各课题承担单位对项目给予的大力支持,也对项目实施5年来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云南省科技厅、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和昆明植物所有关室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据悉,该项目实施期为2014年1月-2018年8月。项目下设4个课题。课题一“植物多样性格局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之端主持。课题组在中国种子植物属级水平大尺度取样的基础上,在西南山地重要植物类群系统发育重建、多样性演变历史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代表性成果。通过项目的实施,课题组在Nature、Ecology Letters、New Phytologist、Cladistics等期刊发表论文46篇,其中学科前15%论文13篇。1人晋升研究员,1人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获首届吴征镒植物科学奖“青年创新奖”并入选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课题二“关键物种响应气候变化的分布格局变迁”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李德铢主持。课题组开展了30余个关键物种的种群历史动态和物种历史分布研究,揭示了第四纪冰期气候动荡导致物种有效群体大小和分布格局的变化式样;研究并验证了近百年来关键物种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向高海拔迁徙的趋势;模拟并重建了西南山地代表物种自第四纪末次盛冰期至未来50年间的分布区变迁,发现多数物种随温度升高潜在分布区有可能逐步扩大。通过项目的实施,课题组在PNAS, New Phytologist, Molecular Ecology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2篇,其中学科前15%论文24篇。课题成员1人晋升为教授,4人次获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计划支持,1人获首届吴征镒植物学奖“青年创新奖”,1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组成员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课题三“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主持。课题组通过建立多个固定样地及DNA条形码数据库,开展了海拔梯度植物-传粉昆虫网络的分析,发现传粉网络结构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综合多维度多样性研究了玉龙雪山森林群落的构建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发现沿海拔梯度森林群落垂直结构在群落构建中存在差异;比较了玉龙雪山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不同海拔模拟气候变化(实验增温及氮沉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实验证实增温将减少物种丰富度。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 Molecular Ecology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1篇,其中学科前15%期刊论文12篇。课题组1人入选云南省“云岭学者”。
课题四“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类群的变化与安全阈值评估”由中科院版纳植物园研究员曹敏主持。该课题基于我国西南山地典型生态系统,研究了植物功能类群的数量配置规律、植物功能类群的响应策略,并探讨了生态系统的安全阈值评估。通过项目的实施,课题组在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Ecology Letters, Ecology 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9篇,其中学科SCI 学科前15%期刊论文26篇。课题组1人晋升为研究员,1人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1人获得“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奖”,1人获云南优秀博士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