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销量谁说了算?

有人认为是经销商,经销商愿意大力推广,品种的销量就不会少。有人认为是农民,因为农民是种子的使用者,让农民满意的种子才会畅销。还有人认为是农产品消费者,他们是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也是最终的买单人。消费者愿意付钱,愿意为农产品出高价,种子销量和价格就有了根本保障。

由此,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品种推广思路:一种是满足农民在种植环节的需求,提供高产、省工和高抗性的品种,一种是通过创新培育农产品的品质,激发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引领消费市场。

大浪淘沙十年,我们可以看到,优秀品种可以满足需求,伟大品种正在创造需求。

似乎只是一夜之间,一个新的品种或者品类就出现在了每个菜市场的案头。在信息和物流高度发达的今天,革命性新品种流行的速度常常令人惊讶。

是什么在影响这种潮流?农产品滞销、品种同质化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等都在刺激着业界的神经。怎样才能在勇立潮头?创新,作为永不过时的"杀手锏",依然是业界的共识。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农户撒播下数以"亿"计的种子。它们属于不同的品种,生长于自己的属地,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牢牢守住,有的被挤走,有的彻底消失。在大而激烈的种子市场中,如何推广品种并守住市场,始终是摆在种企及经销商面前永恒的问题。

纵观种子品种的"开拓史",像"脆王"甜玉米、"布利塔"茄子、"欧冠"番茄、"翠宝"芥蓝、"蜜本"南瓜等等,名留"青史"的总是受到种植市场和消费市场喜爱的"勇者".它们以其优异的品性持续供应着消费市场,并带动一大批中国市场特有的"山寨"品种,成为消费潮流,正所谓"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广州市伟兴利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雄从业多年,亲眼目睹不少品种的"生死传奇","以前国内是没有娃娃菜的,日本的高山娃娃菜引进来之后,现在到处可见娃娃菜;还有小青瓜、甜玉米等品种在国内都经历过从无到有的过程,最后风靡市场。市场就那么大,当然它们的兴起会伴随一些品种的消亡。"

"从无到有"是破而立的过程,"从有到优"是立且高的过程。直面市场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广州亚蔬园艺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绍贤认为,"你有我优,品质为王".在"大家都有"情况下,是紧跟市场流行趋势还是引领市场流行趋势,这是一个矛盾问题。杨伟雄说:"像苦瓜,以前流行直瘤,现在流行珠瘤;还有黄瓜,有的市场喜欢带刺的,有的则喜欢不带刺的。我们都会把意见反馈给种子公司。"

种子行业内外环境分析

给中国种业雪上加霜的是其发展面临的困局与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重合到了一起。现在不过是秋风瑟瑟,还没严重到大批企业破产,甚至一些大企业也濒临险境或严重衰退,到那时候,才是中国种业真正的隆冬腊月。  美国多次发生的政府债务危机是少数政客闹腾的政治游戏;而中国即将面临的危机可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问题,调整结构和改变发展方式将会影响每一个企业和大多数家庭与个人。  政府债务危机倒逼着中国经济不得不进行一次重大体制改革。当中国种业雄心勃勃蓄势待发之际,偏偏遇上经济困局和结构调整。2014年将是中国种业更困难的一年。预计许多没有研发能力和过分依赖国家投入的企业,将会陷入困境。仅仅产品积压还不至于压垮企业,而资金链一旦断裂,将会导致一批较大规模的种子企业濒临险境。

以往种子企业出现产品积压和资金周转困难,地方政府会出手相救,帮助当地企业渡过难关。但这一次,恐怕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救助企业,因为政府也面临财政困难。企业需要设法自救。

大企业会遭遇更大的压力,但那些掌握优质知识产权,产品经营比较合理的企业可能例外,它们将更有条件渡过危机,在劫后余生的种业市场存活下去。企业须做好准备,合理运筹资本,甩掉包袱,渡过可能面临的危机。 中国种业危机或许不是坏事,企业要利用危机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素质,发展成为真正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对于一些有竞争实力的企业,这甚至是一次做大做强的好机会。企业需要及早谋划,瞄准区域市场,调整产品结构,谨慎地生产种子,减少库存压力和对贷款的依赖。当大批企业破产的时候,有实力的企业要做好调查研究,把握市场和可能的并购机会。即使那些将要遭遇麻烦,竞争力较弱的企业,也应做好准备,尽可能保持一些优良资产,争取与有实力、有发展前景的大企业合作或被收购,使企业资产尽可能保值和增值,而不要成为鸡肋。

企业和科研机构应突破体制障碍,整合资源。将来,只有科研机构中为数不多的优质资源能够与企业合作,动手晚了就失去机会。一些科研机构若再不推动改革与创新,在未来的资源整合中不会有太多筹码。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都要从"8+1"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管理者不要为了闭门想象出来的政绩搞一厢情愿的大捏合,科研机构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在产业中的地位,主动探索改革,实现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三方利益诉求和多赢的局面。

需调整产业结构

水稻、棉花、油菜等种业将进入重大调整和升级换代阶段,而玉米种业将继续扩张。这将促使某些业务单一,投入产出率较低,主营水稻、棉花、油菜等种子的企业转型,或增加玉米业务。这将加剧业内竞争强度,一些科技人员将不得不转行,放弃或压缩水稻、棉花、油菜种子业务,转而投身玉米育种。这既有市场原因,也有内在的技术原因,更有科技管理体制的原因。

在这次种业危机中,跨国企业所受到的资金压力比较小,经过技术调整,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得很快,他们有可能与中小企业联手,在各地市场拓展立脚点,然后击垮中国大企业。到那时候,恐怕各级政府和银行都没有能力救助那些陷入困境的大企业。

在中国种业自顾不暇的艰难时刻,放开转基因技术和产品要非常谨慎,因为我国的转基因育种技术远远落后于跨国公司,现在产业条件不成熟,匆忙放开可能对中国种业造成致命打击。

转基因是目前垄断程度最高的种业技术,跨国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技术授权击垮国内大型企业。即使那些今天自以为有实力玩弄转基因花招的企业,最终也将陷入困境,直至破产。

在种业危机中,大企业遭受的压力比小企业大得多。管理部门要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防止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被流寇式公司盲流整垮。要改革品种准入制度,为创新型企业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这次种业危机很可能影响到一些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要关注宏观动向,防止被边缘化;要改革育种方向和调整技术路线,使之更贴近市场需求,同时在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两个方面发展过人之处。作为企业,还要在管理上形成过人之处。

当前,需要强调两个技术环节,一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商业种质,用以改造国内玉米育种材料。二是推行高密度抗逆育种策略。非如此,难以高效率地推进商业育种计划,难以培育出与跨国公司相竞争的矮秆、早熟、耐密植、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8+1"回避这两个非常迫切的技术需求,失败是必然的。

最近几年,经过市场经济的熏陶和洗礼,科研人员已开始表现出较高的商业育种积极性,但普遍缺少创新动力。大部分企业有创新积极性,却没有创新能力。要克服种业发展的尴尬局面,就必须克服三大障碍。科研机构要在种质、技术、人员培训和信息等方面顺应科企合作的重大需求。"8+1"的失败应该有助于企业和科研机构重新定位科企合作的战略方向与途径。

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内部结构调整。今后需进一步改革,才能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如今,优质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已经不是政府的资金和项目,甚至也不仅仅是政策,而是法律支持。没有对市场经济的法律支持和保护,中国种业不可能继续发展。企业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和项目,可以靠自己,靠市场;但如果没有与市场经济配套的法律支持,就不可能保持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就不可能依靠实力从市场上积累资本。

当前,管理部门最需要做的就是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和取消品种审定制度,代之以改革的品种准入机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家应防止种业垄断

中国种子企业的市值都比较小,在种业危机中,部分企业有可能依仗资金优势兼并其他企业,但如果这些强势企业没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制度,过于投机式的整合非但不能促进种业发展,还可能加快企业消亡,给中国种业造成新的危机。国家应防止种业垄断,为市场竞争和优质中小企业成长留下足够的空间。

国务院8号文件颁布以后,管理部门提高了种业企业的准入门槛,使企业数量从8700余家减少到5900余家。这是我国种业最近发生的一次重大政策性洗牌。正在面临的危机将是中国种业的第二轮洗牌,但作为市场经济行为,则是第一次危机洗牌。以后,中国种业还要经历几次类似的市场经济大清洗,才能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一年前,笔者曾撰文,论述某大型国企不起好作用,蓄意挑起价格战。后来的事态表明,那家公司利用大国企的资金优势,挤入某个品种的开发序列,从此利用中国最好的玉米品种,搅乱市场秩序,打压中国较有实力的几家大企业,使那几家企业气息奄奄。对于如此恶性竞争和具有垄断性质的破坏行为,管理部门和社会舆论谁也奈何不了。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种业要渡过严冬,迎来下一个春天,还需要企业自己来把握命运。

中国种业度过这场危机以后,一批现代种业的新兴企业将闪亮登场。他们将是中国种业真正的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