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谭铁牛:人工智能发展需要理性务实
人工智能经历62年发展,风雨兼程,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专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谭铁牛在参加人工智能创新论坛时指出,人工智能将对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产生革命性影响,并推动人类进入普惠型智能社会。
不过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直处于高位,也会有低谷,这是客观规律。尽管当前,智能机器人、认知专家顾问、机器学习、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热门技术与领域正处于期望膨胀期,但在谭铁牛看来,通用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人工智能还有很多“不能”。
谭铁牛提醒,人工智能现在缺的不是热情,而是“理性务实”。“要理性分析我们的现实需求,理性设定发展目标,理性选择发展路径,务实推进各种计划、规划的实施。”
谭铁牛还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后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他认为,诚然人工智能的春天刚刚开始,但其发展不应只被当下热点一叶障目,例如目前颇受追捧的深度学习,未必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唯一甚至必由路径。故而,加强基础扎实的原创研究是要务。
以此为准则,我国应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生态。对此,谭铁牛提出构建人工智能的“新核高基”:“新”指新型开放创新生态,如军民融合、产学研融合等;“核”指核心关键技术与器件,如先进机器学习技术、鲁棒模式识别技术、低功耗智能计算芯片等;“高”指高端综合应用系统与平台,如机器学习软硬件平台、大型数据平台等;“基”指具有重大原创意义和技术带动性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如脑机接口、类脑智能等。
要想实实在在收获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首先应保证其安全、可控、可靠发展。“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伦理问题研究及风险管控方面相对滞后。”谭铁牛强调,“这种滞后局面与我国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并可能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一大掣肘。”
记者获悉,由谭铁牛任项目负责人的中科院学部咨询项目《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日前已正式启动,并已于前期形成调研初步结果。
谭铁牛还建议推动共担共享的全球治理。“我国应该发挥一个大国应有的作用,包括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的国际共性问题研究。”
此外,关于人工智能引发的隐私问题、安全问题以及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当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谭铁牛举了个网络安全的案例:现在很多家庭装有网络摄像头,有些是为了观察老人或孩子情况,有些为查看是否发生入室偷盗。但是一旦摄像头被黑客入侵,那么这个家就变成了“透明空间”,有可能被24小时直播。
“这其中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有法规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谭铁牛指出,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问题暂不严重,但更应引起高度重视,未雨绸缪,“需要相关各方坐在一起,形成合力,展开面向未来的综合研究。”
“既然开始步入智能化社会的新时代,人工智能也已经带来各种挑战和可能的隐患,那么我们确实需要未雨绸缪,确保人工智能的正面效应。”谭铁牛再次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