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纳米整合技术” 突破性解决盐碱地治理问题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9月23日,恰逢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位于松嫩平原的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五家子灌区建平区片的试验田里,镇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家正在取样,对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在这里,两块水稻试验田均使用了“微生物—纳米整合技术”,一年期施用改良剂的地块平均亩产461.3公斤,两年期施用改良剂的地块平均亩产498.3公斤。

我国是盐碱地大国,共有盐碱地14.8亿亩,约占全球盐碱地面积的10%,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3.4亿亩。由于盐碱地分布地区、生物、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差异,我国各地盐碱地面积、盐化程度和盐分组成有明显不同,大致可分为西北硫酸盐盐碱地、东北苏打盐碱地、河套灌区次生盐碱地、滨海滩涂盐碱地和华北黄灌区盐碱地5大片区。吉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窦森介绍说,吉林省的盐碱地盐和碱复合分布,含盐量比滨海盐碱地低,但碱性大,结构复杂,是最难开发和利用的盐碱地类型。

盐碱地改良应以因地制宜和综合改良为基本原则,并且在排盐、隔盐和防盐的同时培肥土壤,以达到盐碱地高效利用的目的。“改良盐碱地最成功的就是种植水稻,水是盐碱地改良的关键,在有水的前提下,再加大土壤培肥的力度。像这块试验田,使用土壤改良剂,仅一两年时间就可以达到现在的效果。”窦森说。

“微生物—纳米整合技术”是由北京中农熙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熙丰)联合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研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理盐碱地新技术。吉林大学教授张世宏告诉记者,该技术遵循土壤成土原理,从盐碱地形成机理、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等角度入手,通过优选的天然准纳米非金属矿物介质,使盐碱地耕作层自发地进行水土分离、自然沉降,并最后在犁底层形成惰性盐碱隔离界面;同时,在土壤中施用嗜盐抗碱型微生物菌剂,利用其在耕作层中排酸中和、胞体内富集盐分惰性化处理,及分泌胞外酶降解有机物等多种分子机制,降低土壤盐碱度,激活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并结合培肥土壤,达到根治盐碱地的目的。

2017年,该公司在镇赉县约1200亩的重度盐碱地上进行了改良和种植试验,种植的作物包括水稻、大豆、玉米和小麦等。当年,改良后的试验田PH值平均为8.9,含盐量平均为0.17%。该技术先后在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5省的10多个县市设立20余个示范点,累计示范7000多亩。其中,苏打盐碱地改造后3年,水稻平均亩产达到450公斤,大豆、蓖麻和高粱等作物平均比治理前增产30%以上,经检测,土壤达到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2017年12月,中国生产力学会和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共同组织了该技术的国家级鉴定。鉴定专家由中国工程院微生物专家李玉院士、作物种植专家陈温福院士、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首席科学家岳国君院士以及多位盐碱地治理行业的专家组成。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发明了由多级别惰性物理材料配制而成的“物理颗粒制剂”,和由多种嗜盐抗碱型曲霉菌群组成的“微生物制剂”,形成了一套安全有效治理苏打盐碱地及滩涂盐碱地的新技术,解决了盐碱地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顽固性返盐碱问题。

中农熙丰董事长陈振东说:“该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盐碱地治理后,普遍存在的顽固性返盐碱世界难题;获得了旱田十年不返盐碱、水田八年不返盐碱的科学试验数据;解决了传统‘水洗排盐’‘加酸解碱’等物理、化学方法所带来的次生盐渍化面积扩延和土壤本身二次污染问题,激活了土壤原有微生物群,恢复了土壤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