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科学会议热议中文科技期刊

本报记者 甘晓

“我国科技期刊的进步与科研进展相比,是不相称的;我国出版4672种中文科技期刊的进步与302种英文期刊相比,也是不相称的。”近日,在北京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第633次学术讨论会上,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朱邦芬用两个“不相称”来描述中文科技期刊的窘境,引发与会专家深思。

此次会议以“强化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的作用”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中文科技期刊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展开激辩。

角色:向中国人传播科学

据期刊年检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数为5052种,其中中文期刊为4599种。另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学者在全球SCI期刊发文32.24万余篇,在中国SCI期刊发文2.24万余篇,有30万篇论文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同时,在中国作者发表到国外期刊上的文章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发表在国内SCI期刊上的文章数量却基本不变。

“我国越来越多的优秀创新性科研成果用英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本土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优质稿源枯竭,在科学交流中被边缘化。”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高福在会议报告中指出。

只有回到学术期刊“传播”的初心,才有望打破这个怪圈。“中文科技期刊的角色定位,首先应该是向中国人传播科学的途径,而不是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工具。”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刘忠范表示。他在长期一线科研工作中看到,事实上,我国学生和普通科技工作者不熟悉英文的不占少数。同时,还应看到中小企业研发者对中文科技文献的需求。

而谈及国际学术界通用的英语,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则主张“不需要去挑战其国际地位”,我们要做的是“开辟汉语的科学第二战场”。“只有当新的学术观点能用中文思考产生,新的学术概念在中国出现,中国科学才能实现转型升级。”他强调,中文科技期刊发展之路应着眼于这一更高的层次。

路线:不走“行政化”老路

“2017年全年总印数14.35亿册,编辑部总人数约4万人,营业总收入约60亿元。”此次会议上,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斌一一列举出关于中文科技期刊的数据,发展滞缓、规模较小,是他得到的初步结论。

为找到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症结所在,彭斌按照作研究的思路,对这些数据作了更翔实的调查。“以大学/学院名称+学报命名的综合高校学报占总数的11.29%,而以地域+学科/研究方向为刊名的占总数的11.31%,无论刊名还是内容,都存在同质化现象。”

“是体制机制的禁锢导致了这个结果。”彭斌在会议上的发言得到了广泛认同。用行政化的老路继续管理和发展中文科技期刊,将无法提高办刊质量,进而做大国内科技出版产业。

与会专家认为,应聘用真正发挥作用的编委会团队,切实把控稿件学术质量,是中文科技期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围绕科学研究的真实需求办刊,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例如,近年来,美国化学文摘社在“紧随科学之后提供知识解决方案”理念下,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专门为其杂志刊登的论文提供48小时内全文本知识点解析。这项服务为杂志社带来了不菲收入。

评价:不要“唯SCI”

当前,科技界似乎存在一个不成文的习惯,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把自认为好的论文投给国际顶尖杂志,被退稿后再投其他国外杂志,或者国内英文期刊,最后一轮才投国内中文期刊。

无疑,“唯SCI”论的生态环境是导致中文科技期刊发展困局重要因素。“科技期刊并不限于学术性期刊一种类型,还有行业技术类期刊、科普类期刊等,每类期刊读者群和使命很不一样。即使对于学术性期刊,用由两年被引用次数所决定的影响因子来评价,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区分期刊类型,只用学术期刊常用的影响因子作为牵引所有中文科技期刊的指挥棒,是非常片面的。”朱邦芬表示,“要以学术水准和服务功能为导向,鼓励期刊的差异化发展,对不同类型的中文期刊采用不同的评估和管理办法。”

他指出,如果我国出版的英文学术性期刊应为我国原创性研究成果争得国际优先权作为第一任务,那么中文科技期刊就要面向更广大的中国读者,传播科学技术新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重要贡献。在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等领域,中文学术期刊可能更有一些独特优势。

此外,行业技术性期刊则应致力于推广先进技术,以市场发行量作为其评价指标。而科普性期刊则应以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受众面和科普质量作为评价标准。

《中国科学报》 (2018-09-19 第1版 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