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青:2014年要更加关注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最基本的问题

吾谷网:粮食安全无疑是本次会议的重中之重,不仅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在之前的中央经济会议上也第一次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2014年六大主要任务之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如何呢,是否到了非常危急的关头?

徐小青: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情况下,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粮食安全列为明年六大主要任务之首,农村工作会议也突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让人们再次聚焦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际上,当前我国的粮食供给总体来看还是比较有保障的。这些年,国家出台了包括耕地保护政策、粮农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现在把粮食安全问题拿出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是因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来说,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习总书记在会议中所讲到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就是在向全国做出政策上的指导和宣示:中国无论任何时候都将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只有把握住国家粮食安全,才能真正把握住经济社会的主动权,更好地推进国家实现又稳又快发展。

从长期来看,我们国家在面临日益短缺的土地和水资源等难题时,还要面对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这始终对粮食供给提出挑战。我们虽然保持了十年的连续增产,但也付出了很大资源与环境的代价,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今后的农业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环保与生态,不能一味地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高产,而要通过提高单产和依靠科技来实现“确保产能”。与此同时,我国面对着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现状,需求压力日益凸显。另外,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人们对食品需求的层次更加多元化、丰富化,虽然对主粮等品种需求有限,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提高,畜产品、乳制品和肉蛋奶等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另外像以玉米为原料的工业的加工需求也在快速上涨。所以虽然实现粮食“十连增”,但是需求压力仍然非常大。虽然今年粮食产量达到6亿多吨,但是从需求来看还是趋紧,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来补充缺口。进口有很多原因,有的就是国内生产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如大豆,有些因为品种调剂的原因,也有些是因为国际国内市场的差价等。

中央此次明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过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二十字国家战略方针,这实际上是国家对粮食安全战略的一个更加清晰的表述。原来我们一直有“立足国内自己的资源,保障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依靠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表述。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将粮食战略表述的更加清晰、更加明确,也更加全面。

城镇化与“谁来种地”不冲突

吾谷网:本次会议提到了3个“约1亿人”的问题,即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来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面对“空心化”的农村,如何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如何让农民愿意留在土地上呢?

徐小青:会议中提到的3个“约1亿人”中,其中一亿人家在农村,但已在城镇里流动就业,还有一亿人已经划入城镇规划区内,再有就是就业和生活都在农村的一亿人了。第一个“1亿人”是要解决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这部分人指的是已经进城打工的1.6亿农民工,他们实际已经离开农村不再从事农务劳动,解决的是他们的在城市里、特别是在小城镇里落户问题。

第二个“1亿人”是指完成城镇棚区和城中村改造,属于归划在城市内的农村地区,这部分人口早已脱离农村和农业,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城里人,实现这部分工作有助于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逐步得到破除。

最后的“1亿人”是指中西部的传统农区,另外会议中所讲到的1亿人是指人口,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中劳动力大体上占40%,其余大部分为儿童和老年人。所以这3个“约1亿人”城镇化的目标与“谁来种地”问题并不冲突。最终,将由留在农村,愿意从事农村生产劳动的这部分人来种地,因此未来需要大力培养有技术、有能力的“新型农民”,发展有规模的新的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结合起来,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专业户等多种形式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通过适度的扩大规模来进行农业生产是有保障的。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土地流转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吾谷网:中央提出的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和鼓励土地流转,应该怎样理解?

徐小青:这里说的土地流转指的是农地的流转,总要有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继而农村人口转移出来,他们原来承包耕种的土地可以流转给本村其他农户耕种,这样的转变符合发展趋势。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要转移出去,需要通过土地流转让地“活”起来。粮食的生产也需要依靠规模化经营,当农户的种植规模上去了,机械化水平提高了,才能够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土地流转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件一举三得的好事。

土地流转并非新概念,早在80年代,中央就开始推行并支持农村开展土地流转。过去的说法叫做土地向“种田能手”或“种粮大户”集中,其实就是通过农户间土地流转,让少部分人来种更多的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到家庭农场向集约化、资本化发展,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流转,形成一定适度的规模,再由农户进行经营,并且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目前基本都是采取这样的经营方式。我们当下的难题是如何把握“度”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土地流转规模还不可能过大,虽然个别种粮大户的种植规模已达到上万亩,但是总体来说很难实现,因为中国的农户太多、太散,每户平均下来只有七、八亩地。要想实现上千万亩的土地集中,难度较大。国家最近也在慢慢支持、规范关于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在一般种植季为两季的地区50亩,一季地区100亩作为规模化标准。以现在的价格水平来说,达到这个种植规模基本可以保证农民获得较好收益。

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土地的流转权在农民,让土地在农民之间流转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杜绝了房地产、买房置地等商业行为。

农业蕴含无穷商机

吾谷网:在这场农业农村领域的最高规格会议上,释放出了哪些政策信号?会有哪些新的投资机会?

徐小青:我们当前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虽然现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仍然不少,不过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科学技术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和潮流。从源头来看,科学肥料、高产优质的种子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植物保护也蕴含着许多商机。从收获、储藏、运输、加工直到销售,整个农业链条是很长的,太多地方需要服务,会有越来越多专门服务于农业的组织机构在未来的发展中形成。举个例子,美国种地的农民不到总人口的1%,但是围绕农业就业的人口则约占到17%。

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将在2014年“一号文件”中有所体现

吾谷网:从04年开始至13年,中央已经连续10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从现在所传达出的信号来看,2014年很可能会成为连续第11年,那么明年的“一号文件”会有怎样新亮点呢?

徐小青:“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近期已连续十年用“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中央当年布置农村工作的政策文件,以至于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今年仍可能“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其中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会议所传达的精神,粮食安全和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会有所体现。(生物谷Bioon.com)

(责任lishu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