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发力 多措并举建设粮食产业强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供给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老百姓更加关注粮食质量安全,消费需求也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便利”。新形势下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如何调解?如何让农民好卖粮、百姓吃好粮?加快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推动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抓好“两头两尾”:产业融合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农业在前端,工业在尾端,种植在源头,农产品在终端,想要农民生活小康、百姓吃得健康,不仅要种的好,更要销的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粮食产业连接乡村和城市,覆盖一二三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近日在黑龙江省五常市采访时了解到,当地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加强品牌建设,完善仓储物流配套,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2017年五常市粮食产业带动稻农增收1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
据了解,黑龙江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200亿斤以上,粮食精深加工发展迅速。2017年全省粮食加工大项目建设累计投资100亿元以上,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46%、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立足国情粮情,抓好“两头两尾”,加快粮食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优化,增加产业的关联度和竞争力,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仅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还有助于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形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全国来看,截至2017年底,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企业2.2万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万亿元;有8个省份粮食产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其中山东达到4000亿元,安徽、江苏、湖北、广东4省均超过2000亿元。
实施“五优联动”: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
好粮食首先是种出来的,优质粮源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流通反馈激励作用,引导支持粮食产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才能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挥“一带一路”门户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香米生产,收购价比普通晚籼稻平均高45%。湖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的企业依托当地特色发展“虾稻”、“蟹稻”、“鸭稻”,效益远高于普通产品。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强调,各地要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特色产品调,不搞“大而全”,力求“专而精”。“优粮优产”,不光要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还要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优质粮食不光需要“优产”,还要“优购”、“优储”、“优加”、“优销”。好粮食卖得顺畅,卖上好价钱,才能让种粮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积极性,仓储是“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的重要一环,加工和销售环节,对于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建立顺畅高效的粮食流通机制也有严格要求。只有在种植、收购、仓储、加工、销售每个环节都做到高质量发展,才能最终将优质粮食送到百姓餐桌,才能真正构建起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