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考
一、四川茶叶发展的现状
四川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也是人类饮茶、种茶、制茶的发源地,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四川茶叶历来以数量大、品种多、分布广、品质好、声誉高而著称,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川茶产量就位居全国之首。
到2017年,全省共有130个县产茶,占全省183个县的71.04%,其中:乐山、宜宾、雅安、成都为主产区,形成了川西名优绿茶、川南优质早茶、川东北富硒茶三大优势产业带,其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省的90%。全省优势产茶县32个,茶叶面积20万亩以上的大县18个,产业集中度达80%以上。全省茶园面积为530.6万亩,比上年增加5.41万亩,增长了1.09%,其中良种面积达398.41万亩,比上年增加5.41万亩,增长了1.38%,良种茶园面积占总面积的79.68%;茶叶产量28.0万吨,比上年增加1.53万吨,增长了5.8%,其中名优茶产量17.07万吨,比上年增加0.83万吨,增长了5.0%,名优茶产量占总产量的61%,大宗茶产量11.76万吨,比上年(10.92万吨)增加0.84万吨,增长了7.7%,工夫红茶、黑茶、茉莉花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与上年度比分别增加23%、15%和29%;茶园面积居全国第3位(排在我省前两位的是贵州、云南),茶叶产量居全国第3位(排在我省前两位的是安徽、云南),分别占全国的11.18%和11.40%,茶叶总产值为630.0余亿元,比上年增长80.0亿元,增长了14.55%,其中,毛茶产值210.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增长了10.53%,茶叶总产值居全国第4位(排在前三位的是福建、浙江、安徽)。其中名优茶产值161.7亿元,比上年(144.04亿元)增加17.66亿元,增加了12.26%,占总产值的77%。百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达1750余家,规模以上茶叶企业614家,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377家、产值千万元以上的有157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80家,逾亿元的企业有20余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7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中国驰名商标16个,中国地理保护标志28个,中国名牌农产品企业5家,四川省著名商标68个,四川省名牌产品42个,2006年、2012年和2017年产生了我省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四川省十大名茶”,40多家企业名优茶产品获得了提名或被评为“四川省名茶”,有5家企业获得GAP认证,40多家企业600多吨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建成了川西、川南、川东北三大优势茶叶产业带。大宗优质茶价格升幅较大,较上年增加15%~25%,500万茶农实现人均茶叶纯增收近412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20年来,全省良种茶园面积和名优茶产量呈快速增长势头,其发展速度和增幅居全国各产茶省市之首,茶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优势龙头企业集群已渐显现,其企业的规模、形象、加工设备及技术水平堪称全国一流,四川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茶叶优势产区和茶叶生产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集约化的重点示范区。
二、2018年四川茶业发展趋势分析
1.茶园面积将适度增加,其茶园良种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茶叶产业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第一大优势特色产业,特别是2014年2月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四川茶业强省意见”的1号文件,2014年底相关厅局相应出台了5个具体实施方案,从而推动了各级政府对茶产业的高度重视,加之茶叶比较效益高,省市县各级政府及茶农一直十分重视该产业的发展,各产区发展新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面积的增加已成必然趋势。
2.茶叶产量有所增加,预计将增产15% 最近五年新发展的茶园将陆续投产,加之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使茶园单产逐年提高,故五年内茶叶产量将年均增产15%以上。
3.政府及企业更加重视品牌的宣传运作和打造 近5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叶品牌的培养和打造,尤其2014年后,省委主要领导对川茶品牌的打造多次提出意见,并多次作出批示,省发改委、省农工委、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等主管省厅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川茶品牌打造、科技支撑的思路和方案,目前,已制定出品牌打造的规划和具体措施,并成立了四川省茶叶品牌促进会,四川将重点打造“天府龙芽”大区域品牌,同时,打造“峨眉山茶”、“蒙顶山茶”两大区域品牌和“竹叶青”、“峨眉雪芽”等企业品牌,相关市县政府紧密配合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倾力打造各自区域品牌。随着企业营销的观念改变,大中型茶叶企业更加重视企业品牌的运作和打造。
4.省农科院、省农科院茶叶所以及相关各方更加重视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的研发和应用推广 随着政、产、学、研、金的高度重视以及茶叶从业人员对科技促进产业发展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全省茶产业将更加重视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及新模式的科研和应用推广,以达到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目标。
5.茶叶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督监控的进一步升级和市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茶农及茶叶生产企业更加重视茶叶病虫害的绿色和有机防控技术的应用及产品安全,因此,茶叶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农残超标率将进一步下降。
6.企业更加重视产品终端市场的开拓 在目前大环境下,茶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高端茶叶市场难以拓展,在这种形式下,谁拥有了市场谁就拥有生存和发展权,并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经营企业更加重视自身产品终端市场的开辟。
7.政府更加重视对茶叶产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宣传运作等项目资金的投入将大幅度增加 由于各级政府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对茶产业必要的投入将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加之,十九大提出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作为2018年经济工作和“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势必促使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及优势产业发展的投入。
三、四川茶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茶叶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品牌意识差,缺乏大企业大品牌 主要表现在:①中低档茶产量过大(占40%以上),而品质好的高档茶和适销对路的特种茶产量还不大(占50%左右);②我省一些茶叶企业仍存在无标准生产或有标不依以及加工工艺技术不规范的现象。据统计,目前茶叶企业约有30%未制订产品质量标准,50%的企业无生产、加工技术规范。从而导致加工粗制滥造,产品质量不稳定;③品牌意识差。不太重视茶叶产品的宣传、包装和灵活多样的促销手段,不善于培育茶叶品牌,企业往往只重视一般产品的销售活动,其历年的茶叶产品多是以散茶形式低价卖给省外商贩(省外客商经过包装后又重新进入我省市场),而缺乏自己的品牌和包装,故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差。
2.茶叶精深加工滞后,茶叶利用率低,其附加值不高 四川茶叶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十分落后,才刚刚起步,茶叶的综合利用价值仅为40%左右,尚有60%的原料被浪费掉。这些浪费掉的原料完全可以通过精深加工提取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等生化产品。经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10~15公斤低档茶或加工副产物通过进一步深加工可提取1公斤茶多酚,卖价达300元左右,比原始初产品单价提高了3.17~5.25倍。保守估计,全省茶叶产值就可达到190个亿。精深加工产品在扣除原料及加工成本后,其利润率可达40%~60%。
3.茶产业规模大,但经济效益不高 以我省茶叶产业基地的效益与福建安溪县的茶叶产业基地效益对比为例。我省现有茶园面积500万亩,年茶叶产量28.0万吨,毛茶产值210.0亿元。茶园年平均亩产值3253.21元/亩(其中重点茶区在5000~7000元/亩),比上年增加418.19元/亩,投产茶园亩产值达4294.31元/亩,茶农户均年收入在0.5~15.0万元(名山县最高,一般在4~15万元);而福建安溪县现有茶园面积虽然只有100余万亩,但茶叶年产值高达150余亿元,茶园年平均亩产值高达15000.0元/亩,茶农平均每户年收入15~40万元。由此可见,尽管我省茶叶基地面积大、规模大,但茶叶经济效益不高,全省茶叶总产值与福建安溪一个县的产值相当。
4.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出口量下降,国外市场有待拓展 多年来四川一直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省份。1986年自营出口茶叶(包括重庆市)1.13万吨,创汇1275万美元,其中出口红茶1.05万吨,出口绿茶213吨、普洱茶452吨、乌龙茶50吨、花茶50吨、沱茶54吨。加上当年调供省外的5076吨出口量达1.64万吨,约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的9.6%,占当年我省茶叶产量的30%。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省茶叶出口直线下滑,到2001年,全省(不包括重庆市)自营出口茶叶只有316吨,创汇42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茶叶出口量的0.1%,占全省茶叶生产量的比重也很小(内销为主)。2016年全省茶叶出口量9015吨,排名全国第16位。我省出口的茶叶品种,也主要是绿茶、红茶和少量的特种茶(花茶、黑茶)。
5.茶文化宣传和茶文化活动重视不够,附加于茶叶产品的文化价值不高 目前,我省茶叶企业在重视企业的产品文化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如产品的设计、命名、包装等缺乏文化特色,太一般,也不善于产品的宣传和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尤其不重视参与国内外大型产品展销及茶文化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我省茶叶生产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的小农生产状态,茶农和企业往往只重产,不重销,更不重宣传。茶叶经营主要采取守株待兔,坐地等客上门,卖出的产品多是初级产品或原料,且自我感觉良好。这种小农经营方式极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导致我省茶叶企业经营效益差的重要原因。
四、四川茶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
1.坚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茶叶消费的选择已不象过去那样只单纯追求产品质量和口感风味,而是更加关心茶叶有无农药、化肥及其它有害物的污染,即关心茶叶的卫生安全状况。因此,茶叶中的农残问题已成为茶叶贸易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1)重视并有效解决茶园分户经营所带来的乱用药问题 即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把茶农组织起来,按照科学的病虫测报技术和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行统一防治、合理选药、科学用药、并严格标准用药,以减少茶叶中农药的人为污染。
(2)通过合理密植,茶园间作(如果—茶、茶—林间作等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净化大气和水土污染,增强茶园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等措施,减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有效防止因大量用药而造成的茶园及生态的农药污染,同时减轻大气、水土对茶园的重金属污染。
(3)茶园病虫害防治应由化防为主逐渐转向生态平衡的综合治理,提高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在植保中的地位和作用 即采用茶园铺草、及时采摘、适度修剪、重施有机肥等农艺措施,预防病虫害发生和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如利用茶园蜘蛛控制假眼小绿叶蝉,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杀螟杆菌防治茶尺蠖,利用黑卵蜂、绒茧蜂、细鄂姬蜂及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防治茶毛虫,利用赤眼蜂、黑瘤姬蜂、绒茧蜂防治卷叶蛾,利用Bt(苏云金杆菌)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利用白僵菌871菌株防治茶丽纹象甲虫,利用生物农药虫螨克防治茶橙瘿螨、茶毛虫、茶尺蠖,利用天霸防治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利用增产菌抑制茶芽枯病、茶云纹叶枯病等叶部病害,施用5406菌肥防治根病,用木霉菌防治茶树根腐病等,从而减少农药对茶叶的污染。
(4)采用高新技术(如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把抗性基因导入作物体内,使作物产生抗性基因等),加速繁育和推广高抗植物病虫害的强健优良品种 以增强茶园自然抵御病虫的侵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农药的施用。此外,茶叶加工方面要禁止使用色素、防腐剂及其它添加剂,同时注意防止加工机械的重金属污染等。
(5)加强监督管理,防止茶叶产品农残超标 省及地(市)、县有关质检和卫生检测部门(如技术监督局、防疫站及产品质量管理单位)要经常抽检茶叶产品的农残含量及卫生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给予有关生产单位的经济和舆论惩罚。同时,还要对茶园的大气、水土及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及时为生产单位和茶农提供科学数据,严防茶园生态环境的人为污染。茶叶收购、销售及出口单位必须依照国家茶叶卫生标准对茶叶进行农残检测,对农残超标的产品不予收购,把好进货关,只有这样才能引起生产单位的重视。此外,农技推广部门要经常提供茶园适用的农药品种,帮助生产单位制定生产技术和茶叶产品的安全标准,使生产的全过程做到农药无污染的卫生要求。
2.树立“以质取胜”的观念,狠抓产品品质 当前,我国尤其是世界正在由产量型向品质型转移。企业轻质必然失去市场,失去顾客,失去竞争;相反,将占有市场,赢得顾客,拥有竞争,这已成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从国内市场销售趋势看,名优茶供不应求,高中档茶紧俏,卖价高。相反,低档茶销售下降。
目前,我国一些茶区绿茶有一定积压,技术和设备落后的小茶厂纷纷倒闭就是轻质受罚的例证。因此,我们应真正在质量上下功夫,树立“以质取胜”的观念。为此,建议企业要积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1)制定茶叶产品标准,使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从产地、生态条件、原料质量、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卫生状况、贮藏条件等都要制定出严格的标准,以标准规范茶叶采制工艺和产品质量,结束以前那种企业无标生产的状况,真正树立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的观念;(2)结合开展名优茶评比活动,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对生产、经营名优茶的企业、商家进行经常性的产品质量抽查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如质量名不符实,以次充好,以陈充新,以假冒真,掺杂使假以及商标侵权等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和惩罚,做到奖优惩劣、打假扶真,从而规范茶叶市场,营造创名牌、出名牌、奖名牌产品的良好市场环境。
3.大力开发茶叶特色产品 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省名优茶加工工艺技术,开发生产优质特色的名优茶产品,尤其要采取独特的工艺技术,研发高香型、高鲜型、花香型等风格独特,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产品,大力提高川茶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4.开展茶叶精深加工,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 茶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新产业,不但拥有巨大的增值潜力,也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产品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保健、饮料、建筑等诸多行业,其增值空间较大,如以茶末和下脚鲜叶为原料进行茶多酚提取,3000元一吨的原料,经加工,可获取价值为1.5万元的茶多酚制品,最高可达5万元,有数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增值空间。
5.实施名牌精品战略,狠抓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大品牌、大企业 当前,全国茶叶市场总的说来不景气,属买方市场,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任何一个产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打好质量这张牌,实施名牌精品战略,努力实现产品优质化品牌化。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创名牌的过程,就是企业苦练内功的过程,是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值过程,也是企业塑造自身形象,强化市场竞争力,实现经营目标的全过程。福建省安溪县茶园面积不到四川的六分之一,但因其铁观音产品品牌运作力度大、开拓能力强,全县茶叶产值高达150亿元,接近四川全省的茶叶产值(210亿元)。因此,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实施名牌战略,狠抓品牌建设。
(1)企业要增强商标意识,努力创立和培育商标,并依法使用和保护商标。同时,要改进包装,强化宣传,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潜在的附加值;(2)以优势产品为龙头,规划名优茶生产基地,要以联合的方式或组建企业集团,统一经营、统一发展名优茶。即按茶类品种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并集中推出2~4个在国内外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大、产品覆盖面宽、经济效益显著的名牌产品,以增强我省名优茶的整体形象和整体实力,从而改变我省目前无知名大企业、知名大名牌或有之甚少的局面;(3)在名牌产品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财政、税务、金融等)应给予积极鼓励的扶持政策。
6.积极疏通国内外茶叶销售渠道,努力提高我省茶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拓展国际国内茶叶市场,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以卫生安全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绿茶优势,积极出口。企业要积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不断创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我省茶叶出口大起大落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首先要提高企业出口的积极性,一方面要致力于茶叶生产企业的主体队伍的不断扩大,培植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培训,还要让茶叶企业懂得为什么要出口,如何搞出口。要加快培养一批既懂外贸业务,而且会外语,又熟悉国际贸易法规,熟悉茶产品国际贸易质量、卫生和环保标准的复合型外贸人才;按比较优势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绿茶出口量占世界绿茶出口总量的85%。近十年,国际市场上绿茶需求量明显增长。我们要充分利用国际上关于饮绿茶更有益于健康的研究成果,引导和促进绿茶消费,开拓绿茶消费新市场,重点是欧美市场,扩大我国绿茶出口。
7.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川茶经济,努力提高我省茶叶综合品质和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茶叶作为技术性较强的产业和商品,其发展和增长方式主要靠科技,四川是一个科技大省,茶叶方面拥有大批的科技人才和大量的科技成果。建国后已取得科研成果100多项,仅四川省农科院茶叶所就获得科技成果70余项,其中60余项获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有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二等奖,有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新育成国家级茶树良种11个、省级茶树良种20余个,其中,近20年来,我所新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选育国家级茶树良种2个,省级以上茶树新品种10余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研制国际、国家级及省级获奖新产品30余个,制定省级技术标准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政府应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和优势,同时还要积极应用推广茶树无土栽培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应用技术,茶园平衡配方施肥技术,高效低耗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茶园机采、机剪技术、大棚覆盖、遮阳网应用技术,机制名优茶技术,茶叶冷藏保鲜技术,茶叶功能性生化成分提取技术,茶饮料、茶食品、茶药品、茶用品等茶叶综合利用及开发技术,红外、远红外及微波干燥技术,茶叶电子商务技术等高新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四川茶叶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
8.加强人才培养 各级政府应加大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培训和培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市场营销和策划人才,尤其要重点培养市场营销和策划人才,切实解决制约我省茶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
总之,四川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茶叶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引领,以人才为根本,依靠科技创新,合理布局,发挥特色,优化结构,优质高产,适销对路,突出重点,持续稳步发展,提高茶叶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在茶叶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要坚持适度发展面积、提高单产、着重提高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原则,不要在数量上作文章,要突出优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此外,还要因地制宜,因市场需求而调整,决不能搞一窝蜂、一边倒,使全省茶叶向着优质、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王 云 李春华 唐晓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倪健英)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2018年7月2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