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统种业“赋能”

农业是个大市场,作为当今最热科技手段的区块链技术,其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点有助于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而在种业产业链上,我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着重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种子溯源更透明

种子等农资的监管、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从来都是备受关注的大事。建设种子和农产品溯源机制是一条解决之道,但传统的解决方案都是中心化的,而中心化平台最大的问题在于:数据可由中心平台单方修改、事后修改,“信任危机”仍然无法解决。

相比之下,区块链记录和存储数据的能力使其非常适合溯源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起的种子等农资和农产品追溯系统,所有的数据一旦记录到区块链账本上将不能被改动,依靠不对称加密和数学算法的先进科技,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为因素,使得信息更加透明。

种植交易更放心

在区块链框架下,以订单农业为例,消费者和采购商发布需求和采购信息,种植户接单,并把整个农作物种植过程的数据全部上传到分布式账本存储,形成不可篡改的账本内容,提供给采购商、消费者和中立平台查阅。系统利用智能合约(品质、价格、数量)在种植户和采购商之间保证公平交易。

在此过程中,区块链最大的特长——分布式账簿的优势就开始体现:以往的订单农业,采购商和种植户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可能彼此毁约,或者对农产品质量有争议。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充分分布化,让消费者、种植户、采购商、批发商都同步记账,防止篡改,相互制衡,保证数据真实。以此为基础建立起长久的彼此信任的区块链体系,是解决订单农业争议、农产品供需不平衡问题的有效途径。

种业保险更高效

现有农业保险的问题是保险品种少、覆盖范围不广,且时常会出现骗保事件。在传统模式下,评估流程复杂、理赔成本较高。而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会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保险验证的过程中来,成本分担,信任提高。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的一个重要概念,会让农业保险赔付更加智能化,一旦检测到农业灾害,就会自动启动赔付流程,使得赔付效率更高。

在保险产品设计环节,区块链有利于促进定制化属性较强的保险品类,如农业气象保险、农产品收购价格和收益保险、种子质量保险、农产品品质保险等业态发展;在保险理赔环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理赔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智能合约技术将简化索偿提交程序,减少人工审查需要,缩短处理周期。

信用抵押更完善

在我国,农民贷款整体上比较难,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抵押物,归根到底就是缺乏信用抵押机制。而传统金融服务手段又难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流程繁复冗余、信息验真成本高等核心痛点。

结合区块链数据无法篡改、智能合约等特点,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种业金融领域,则能够发挥出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价值传递作用。当种业经营主体申请贷款时,区块链技术依靠程序算法自动记录海量信息、分布存储、信息透明、篡改难度高、使用成本低,对种业经营主体的风控成本将大大降低。

同时,结合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实现金融单位、种业主体、种子采购者等多方的智能合约签定:比如种植大户贷款采购种子,承诺农产品销售后偿还,如果把下游农产品采购商一起加入到智能合约,则在农产品销售合同履行完成后,直接自动偿还贷款,从而大大提高资金流转效率,简化了贷款流程,让金融机构的风险更小,能够有更多资金流转到种业行业。

目前,北京爱种网已经开始了相关探索,种子溯源方面,爱种网推出了种子溯源系统、行业第三方种子溯源查询系统,并与“种业大县”山东寿光合作推出蔬菜瓜果“种、收、卖”全程追溯系统;供需对接方面,爱种网和中粮、金杉粮油、丰宝农业、敦煌种业等企业探索订单农业案例,实践区块链技术;种业保险领域,爱种网在辽宁阜新与富友种业等合作降雨指数保险、在黑龙江绥滨与大连期货交易所合作价格指数保险、在安徽固镇与中华联合保险合作风力指数险,均逐步应用区块链技术;种业金融方面,重点针对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联合山西玉米研究所、江苏灌云县等,引入区块链技术进行贷款等金融服务。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赋能”而非“颠覆”传统农业产业链。可以预见,区块链技术与种业领域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十分广泛,应用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潜在风险,一是区块链概念有被过度消费的倾向,必须理清区块链和“币圈”、ICO的界限,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应用技术;二是相关技术尚待完善成熟,准入门槛依旧较高,资金、技术成本和应用场景测试探索等瓶颈有待突破;三是监管体系尚未完善,需要预防行业乱象、治理鱼龙混杂的炒作项目,真正让区块链发挥作用。

北京爱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CEO王伟文

责任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