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药春天来了?应用基因编辑技术降低研发成本

“此前我们考虑过在国外成立公司。但现在国内很多中小型药企业,也从仿制药开始转型做原研药,这是非常好的机遇。”观梓科技创始人李程近日在上海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2013年,观梓科技的合伙人丁秋蓉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从美国回到上海中科院任职。2017年,另一位合伙人张进也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回到国内,此前张进已拿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的永久教职。两人与李程一起,成立了观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并入驻了拜耳位于上海的孵化器。

观梓科技是一家在医药领域提供基因编辑技术服务和细胞模型的初创企业。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中建立药物发现及毒理检测平台,为科研、药研领域提供更符合人体生理状态、具有正常核型的精确疾病模拟细胞模型,和药物发现及毒理检测技术服务。

李程表示,目前药研行业的痛点就是开发周期非常长,平均15.4年才能开发出来一个原研药。而80%的原研药物都是在临床2期和临床3期时,由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足而导致失败。这是由于早期药物发现阶段用得比较多的是肿瘤细胞株和动物模型,而临床2-3期到了大规模人群实验时期。动物模型使用较多的大鼠小鼠,和人本身存在比较大的异种差异,并不能反映真实的状况。

然而对工业界来说,药物试验越走到后段,出现失败时花费的成本越高。而基因编辑技术服务则是应用在临床1期之前的药物发现阶段,比如把某个基因敲除掉,验证一个功能基因;或者通过敲入一定的基因片段,模拟真实人体的疾病。李程表示,如果在早期就用贴近人体的模型,发现药物毒性确实很大,便无需再向临床推进。这将整体降低药物研发费用、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药物研发失败风险。

基因编辑技术在2013年正式被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现在在科研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李程介绍,美国很快就开始利用这种新型的疾病发现系统,在早期药物发现进行药物筛选和毒性验证,以规避未来的风险。

“国外在药物发现阶段比较成体系。”李程向澎湃新闻介绍,不少大型药企原研药的化合物库非常成熟,做实验基本已经不靠人,都是靠机械手臂进行化合物的初步筛选,分工比较明确。此外,风险投资配合得也非常好,大环境鼓励风投进行这样的风险承担。

“像基因编辑技术在2013年出来之后,很多当年成立的公司2015年前后就在美股上市了,”李程表示,“不少知名教授就是这样做出一个成果,想成立一个公司,很快就会有风险投资跟进去,科研产业化推进得非常快。”

而在行业不是很景气的时候,国内的风投机构则更看重盈利,考虑得比较多。李程认为,这更像是在以理财产品的标准在做风险投资,不是特别像风险投资的属性。另一方面,在原研药研发周期较长的背景下,整个专利保护的布局和意识还未跟上,15.4年的平均研发时间,专利只有20年周期。这就意味着,研发时间越慢,药厂后期的收益越小。

另一方面,李程也表示,虽然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上起步较晚,但目前的发展得到了很多支持,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也会产生更多的机遇。

2016年12月,国务院下发“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基因组学及其相关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尤其指出加强生物技术领域“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基因治疗的潜力最先是在基因致病的罕见病治疗上。2018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公布了第一批罕见病入库的名单,给罕见病治疗提供了绿色通道。

“环境不是我们能把控的,硬科技创业公司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好技术,不管是行业寒冬期还是乐观的时候。”李程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