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推动高原特色种业体系建设
发表日期:2018-08-02 09:23PM 阅览次数:
青稞收获季节即将来临,已经种植最新青稞品种“昆仑14号”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泉口镇农民雷延山刚刚跟收购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他在村合作社种植的800亩青稞,预计产量将达到272吨,相比10年前的旧品种增收32吨。
得益于青海省科技厅牵头实施的“青海省高原特色农作物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建设”重大科技专项,一批项目示范户和雷延山一样,大量推广种植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粮草双高青稞和特色蔬菜等优良新品种,将冷凉气候劣势转化成为绿色、安全、高效的增收优势,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景广阔。
2017年3月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联合3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启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根据现代种业“育繁推”全产业链的技术内容,通过制(繁)种技术研究和种子加工配套技术的应用等集成技术体系,形成了一批立足青海、服务全国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高原优势种子生产基地。
据了解,研究人员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和海南州以及甘肃省部分地区已累计建设制(繁)种基地3.45万亩,形成直接产值6977万元、利润645.4万元。以项目为载体、权益分配为纽带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模式累计推广示范农田22.9万亩,形成产值7.31亿元,带动辐射区农民增收8759万元。
项目首席科学家、青海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迟德钊介绍,青海农产品竞争能力和供种保障能力正在大幅提升,科技部门将继续在同类地区推广良种,促高原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
新华社记者王大千
责任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