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中和油菜“那些事儿”

今年54岁的王汉中,是我国著名的“油菜院士”。他潜心油菜科研数十年,带领团队开展从理论、技术、产品到成果转化的链式创新,先后实现了双低油菜品种多抗、高油和高产的三次跨越,为提高我国油菜抗性、含油量、产量和品质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汉中常说,他有一个“油菜梦”,希望通过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推动油菜成为人类健康卫士。

王汉中和油菜“那些事儿”,还要从30多年前说起。1980年,王汉中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师从我国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油菜遗传育种学奠基人刘后利教授。“接触后我发现,油菜真的是一种神奇的作物,它的花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它的茎可以吃,它的籽可以榨油。慢慢地,我开始迷恋上这个全身是宝的油菜了。”王汉中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菜籽油还属于比较低端的食用油。为什么说是低端?因为其脂肪酸的构成不合理,油酸、亚油酸等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含量偏低,而且不容易消化吸收的芥酸含量偏高。“那时,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普遍在42%左右。”

如何将不好的降下来,有益的提上去?这成为我国油菜界科学家的共同“心病”。在刘后利教授的带领下,科研工作者们开始了漫长的“双低”油菜科研之路。当时,年轻的王汉中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委以重任。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育成了首批双低油菜品种,由于抗性差、单产和含油量偏低难以推广应用。为此,王汉中带领团队创新技术路线,创建了简便、快速、可靠的菌核病抗性和抗倒性鉴定技术,育成了中双9号等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突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10个,累计推广8600多万亩,将我国油菜双低化率从2002年的28.1%提高到2016年的62.2%,亩产由98.5公斤提高到128.7公斤。

含油量偏低的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油菜产业竞争力,我国油菜品种含油量曾一直徘徊在41%左右,比世界菜籽最大出口国加拿大低5个百分点左右。在国家“973”计划支持下,王汉中大胆创新,巧妙设计了油菜含油量研究多条技术路线,带领团队首次揭示了油菜种子含油量主要是由母体基因型调控的,率先探明了角果皮光合作用、种皮糖转运、植株抗热性和细胞质效应等含油量母体调控新途径,为高油育种奠定了较系统的理论基础。

1990年,已在华中农大获得博士学位的王汉中,被分配到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工作,继续从事“油菜事业”。他主持选育的中油杂系列油菜品种,为农民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中油杂1号2000年成为当时全国唯一通过国审且品质符合国际双低标准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3号,曾获得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且通过国家审定;中油杂4号,在全国示范推广超过1000万亩……

2017年11月份,王汉中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根据自己30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未来油菜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双全战略”,即对油菜各生育期的全价值链发掘和对各价值点的全产业链开发战略。对于未来,王汉中充满期待:“我们正在推动实施的‘双全战略’,对油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百姓对油菜产品多元化需求、提升油菜产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常理

责任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