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被指名不符实, 研发团队回应:质疑观点还停留在早期研发阶段

2018年7月17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对向界面新闻表示,“质疑海水稻名不符实的文章观点有失偏颇,并没有对我们目前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还停留在早期海水稻育种研发的阶段。如今通过四维改良法等配套措施,可以因地制宜解决海水稻种植中遇到的水土问题。”


5月28日,青岛今年首批海水稻插秧。摄影:牛其昌

近日,发表在科技日报的《“海水稻”名不符实 专家指出大规模发展滩涂种植缺乏现实性》一文引发广泛关注。

文章指出,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发表在《中国稻米》的《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中提到,“海水灌溉种稻事实上不存在,‘海水稻’是名不符实的伪命题。‘海水稻’的名称,过分夸大了耐盐育种的作用,忽视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础作用,会引起误导。”此外,文章还质疑,“对发展盐碱地种稻,切不可因有了‘海水稻’而过分乐观。上亿亩大规模发展的滩涂种稻,是一个长期的理想目标,缺乏现实性。”

2018年7月17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对向界面新闻表示,“质疑海水稻名不符实的文章观点有失偏颇,并没有对我们目前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还停留在早期海水稻育种研发的阶段。如今通过四维改良法等配套措施,可以因地制宜解决海水稻种植中遇到的水土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的形象化称呼,是指能在盐碱地、滩涂等高含盐量的土地上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此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曾发现具有较强耐盐碱能力野生水稻品系,在我国沿海的一些河口地区,也有发现,但这些野生品系,并不具备农业生产价值。

2017年3月,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牵头,联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内18家研究机构与企业联合成立“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联合体”,建立区试工作组,确定设立“北方中早粳晚熟组”、“黄淮粳稻组”与“南方沿海籼稻组”等三大组别,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试验工作。

2017年9月28日,由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海水稻田实地测产,结果最高亩产达到620.95公斤。

2018年5月27日,袁隆平在2018年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启动会上表示,我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其中有1-2亿亩能种上海水稻,如果按照最低要求亩产300公斤来计算,就能多产300亿公斤粮食。“300亿公斤稻谷是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的粮食总产量,要知道湖南作为一个粮食大省,每年包括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的产量加起来是300亿公斤。这300亿公斤除了供应本省的人口之外,多余的还用来出口。初步算下来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比法国的人口还要多。”袁隆平表示。

根据国家耐盐碱区试水稻新品种试验方案,今年将继续设南方沿海籼稻组、黄淮粳稻组、北方中早粳晚熟组等三个组别,分别安排一组区域试验;南方沿海籼稻组、黄淮粳稻组各安排一组生产试验。

针对“海水稻”系名不符实的伪命题一说,张国栋表示,“海水稻”只是耐盐碱水稻的一种形象化称呼,并非字面理解的“直接利用海水对水稻进行灌溉种植”,而是一类可以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是一类可以在一定含盐量的土壤和水环境中生长的水稻品种,这是业界的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文章中的争议点还涉及扬州大学农学院戴其根教授的一项实验结论:“用含盐量0.3%的水栽培,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因此,将含盐量控制在0.2%及以下,是现有水稻品种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也是淡水灌溉洗盐地开发种稻的必需条件。”

张国栋对此表示,“这在戴教授文章发表时的确是事实,但这是几年前做的实验,当时还没有我们研发的耐盐碱水稻,所以上述结论还停留在当时的水稻耐盐水平上。正是基于当时水稻在这一情况下无法正常生长的事实,所以我们才开始培育耐盐碱水稻,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用含盐量0.6%的水对水稻进行灌溉。并着手研发土壤的配套改良措施,多技术结合解决盐碱地利用的问题。”

凌启鸿在上述文章中还指出,“实现滩涂盐碱地开发种稻,必须以建设长距离输送淡水灌溉工程为基础,淡水需求量巨大,工程巨大,时间长,因此,实现大面积滩涂种稻较困难”。

张国栋对此表示,水资源利用的确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内陆盐碱地,本身水资源比较少,在这种条件下,由于海水稻是耐盐碱的,我们可以利用很多传统农业灌溉不能用的水,比如传统农业含盐量0.1%以上的水就不能用了,但我们可以用,并不需要通过远距离输送淡水跟海水进行调配。“中国有15亿亩的盐碱地和3500万亩沿海滩涂,其中有2-3亿亩可开发利用种植水稻,目前我中心研发选育的耐盐碱水稻主要的种植地区为内陆盐碱地、以及滨海盐碱地,这里要特别指出滨海盐碱地并不是沿海滩涂,而是指我国华北、华东地区的盐碱地,比通常说的滩涂大的多。”

“我们在实验基地的确是用海水和淡水调配后进行灌溉的,但这只是为了建立一种实验条件,就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样,是为了创造稳定的用来模拟自然的环境,而不是现实推广中也要把海水和淡水混在一起。就像人工气候室培养植物是采用人造光来模拟太阳光一样,海水稻在进行大田种植时,不需要使用海水与淡水的混合调配,直接可以就地取水。比如在新疆岳普湖等试验区,我们使用的灌溉用水都是就地取材,含盐量均在0.2%-0.3%以上。”张国栋表示,为保障水稻整个生育期环境的可控,青岛海水稻中心在试种基地采取四维改良法的解决方案,通过四维改良法的配套措施,多技术结合,因地制宜的解决水土问题。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针对海水稻研究的质疑观点《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曾发表在学术期刊《中国稻米》上,随后被《科技日报》转载。张国栋认为,对于一些新的技术突破和学术成果,有不同看法,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不同见解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于此次发表在大众媒体上的质疑文章,并且也未沟通核实,他表示很不理解。

张国栋表示,针对上述质疑文章,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团队目前正在准备学术文章择机发表,对有关观点予以系统阐述。

此前科技日报的报道:“海水稻”名不符实(记者:过国忠 通讯员 沙爱红)

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执笔的《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日前发表在《中国稻米》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凌启鸿在该文中指出,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盐碱地种稻经验,最基本的条件是引淡水灌溉洗盐,他认为目前水稻耐盐育种取得突破性的创新发展,但尚不能改变盐碱地种稻还必须靠淡水灌溉洗盐这一基本规律。其次,实现滩涂盐碱地开发种稻,必须以建设长距离输送淡水灌溉工程为基础,淡水需求量巨大,工程巨大,时间长,因此,实现大面积滩涂种稻较困难。

凌启鸿认为,陈日胜把在海滩地发现的野生稻定名为“海稻86”或称“海水稻”,都是合理的,不过它也仅是一个耐盐的种质资源,因此,不能把青岛用淡水稀释后的海水进行灌溉的耐盐品种也称“海水稻”。这是因为,灌溉水中80%以上是淡水,而且生产上都是把淡水直接灌入稻田。再则,生产上很难先用淡水稀释海水后种稻。海水灌溉种稻事实上不存在,“海水稻”是名不符实的伪命题。“海水稻”的名称,过分夸大了耐盐育种的作用,忽视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础作用,会引起误导。

什么是“海水稻”?扬州大学农学院戴其根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耐盐碱水稻,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海水稻”,不是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海水稻”只是耐盐碱水稻的一种形象化称呼,并非字面理解的“直接利用海水对水稻进行灌溉种植”,而是一类可以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有媒体报道了一个重大创新成果———在青岛海滩上种植的“海水稻”产量达到最高亩产为621公斤。因此,有专家认为,有了“海水稻”,我国的沿海滩地可以开发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我国的粮食安全有了新的保障。更有专家测算,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也将达到300亿公斤,能养活8000万人口。

但在几十年从事水稻栽培研究以及盐碱地种稻实践的凌启鸿看来,耐盐育种可以节省盐碱地种稻灌水少部分的成本,确实是一项先进的科技成果。但发展盐碱地种稻,切不可忽视大量淡水灌溉洗盐这一最基本的条件,耐盐育种仅是一项配套的措施。对发展盐碱地种稻,切不可因有了“海水稻”而过分乐观。上亿亩大规模发展的滩涂种稻,是一个长期的理想目标,缺乏现实性。

据介绍,对于把土壤含盐量降至0.2%以下的指标,戴其根教授也曾做了研究验证,用含盐量0.3%的水栽培水稻,参试品种均未能正常生长。因此,将含盐量控制在0.2%及以下,是现有水稻品种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也是淡水灌溉洗盐地开发种稻的必需条件。

有专家也提出,“搞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夸大,更不能简单下一个结论。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成果,能否用起来,能否用得好,能否真正有成效,都是要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应用实践,才能够得到科学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