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稻生产形势分析与中后期田间管理措施

根据2018年重庆市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今年3-6月水稻生产期间,主城、西部、西南、中部、东南、东北等区域日均温度较上年同期高1.7℃左右,且日照时数显著优于上年,尤其是渝中、渝西温光增加更为明显。因此,今年水稻播种育秧、移栽时间明显提早,生育期提前,群体苗数高于往年。截止6月底,据重庆市19个苗情监测点调查得知,水稻生育进程较去年平均提前1.5叶,平均亩茎蘖数6月中旬为23.11万,较去年多1.69万;永川渝香203、F优498水稻同田2年对照表明,生育进程今年提前5天左右。

目前重庆中高山地区水稻处于分蘖拔节期,海拔350-500米左右地区的水稻正处于孕穗期和始穗期,海拔350米以下浅丘及沿江地区水稻正处于扬花、灌浆期。近期出现的连晴高温干旱天气,一可能造成孕穗期花粉发育不良;二可能降低扬花期花粉的活力使授粉不良,影响结实;三可使灌浆速度减缓乃至停止,秕粒增加,粒重下降,造成高温逼熟,品质下降,甚致绝收。为此,我院水稻专家建议从以下5个面加强田间管理,以减少不利气候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增加田间水层,以水降温。田间灌5厘米左右的深水层,有效增加水稻穗层空气湿度,降低田间小气候温度,减轻高温热害。

2、增施拔节壮秆肥。中高山地区水稻正处于拔节和幼穗分化期,应亩施用3-5公斤氯化钾和尿素3公斤以壮秆,促进幼穗分化。

3、及时增施穗粒肥。一季稻区在水稻齐穗后3-5天,应亩施尿素3-5公斤作穗粒肥,以增加水稻抗逆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有效提高结实率、增加籽粒重。

4、施好粒芽肥、促进头季稻和再生稻两季增产。今年头季稻生育期提早,光温资源有利于发展再生稻。在海拔350米以下的再生稻适宜种植地区,头季稻齐穗后5天左右,应亩施尿素10-15公斤作粒芽肥,可有效增加头季稻结实率与籽粒重,同时可促进再生芽萌发生长,增加再生芽活芽率和成穗率,提高蓄留再生稻成功率和两季单产。因受暴雨影响,被洪水淹没3天左右、水稻基部稻桩仍存活的稻田,在洪水退去后,要及时割去水稻茎杆、低留稻桩(15-20厘米)、并泼水洗桩,且应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作发苗肥,以促进再生稻丰收。

5、搞好病虫防治。要根据预测预报,选用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农药,重点搞好稻瘟病、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大力推行病虫害综合防控、绿色防控技术,以提高稻米品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