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产出科研选题】 瞄准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需求 发力培育优质绿色超级稻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强度持续增长,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不断增加。在此条件下,能够解决哪些产业和学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产出哪些叫得响的重大成果,成为国家和社会对中国农科院的普遍关切。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院提出了“三个面向”、“两个一流”的指示,李克强总理要求我院要产出更多更有分量的科技成果。新形势下,如何持续提升重大成果产出效率和能力,解决一批产业重大需求和核心科学问题,推动产出具有影响力和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成为体现“创新国家队”作用的关键。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持续提升科研产出效率,推动产出一批突破性、革命性重大成果,在全面征集、研究筛选、学术委员会咨询、综合凝练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中国农科院利用创新工程经费在2018年首批共支持8项重大产出科研选题,支持总经费额度达到3000万元。这些选题是全院重点优势学科领域近期科研工作成效和进展的杰出代表,方向涉及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肉牛、细毛羊等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作物优异基因发掘,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重大动物疫病标记疫苗、饲用抗生素替代关键产品等产品创制及产业化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农业产业的重大需求。通过对选题进行全方位、持续性倾斜支持,开展定向培育,力争3-5年内突破若干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推动产出原创性、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取得系列重大产品,不断提升全院的国内外影响力和显示度。

瞄准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需求 发力培育优质绿色超级稻

6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2018年首批支持8个重大产出科研选题之一的“优质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基地举行。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出席启动会,中国水稻研究所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项目骨干等20余人参会。水稻所副所长胡培松主持会议。

据项目首席专家、水稻所所长程式华介绍,近年来,随着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突破,水稻品种产量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稻米品质和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优质、绿色、安全大米的需求激增,造成优质稻米有效供给不足,稻米品质和质量安全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优质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重大产出科研选题在保持和稳步提高品种单产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品质和绿色安全性的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通过院内不同创新团队的协同攻关,着力在水稻品质与抗性上形成重大突破。发掘优质和绿色安全基因,力求培育出一批优质、绿色、适应轻简高效生产方式的超级稻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实现“优质绿色、减少投入、环境友好”的战略目标,引领品种、稻作技术新突破。

万建民就做好项目实施提出了3点要求: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院重大产出科研选题是院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院提出的“三个面向”“两个一流”的指示的重要抓手,牵头的研究所和承担团队都应高度重视并支持重大产出科研选题实施工作,推动建立院内统一协调、院所相互协同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把重大产出科研选题实施好。二是坚持产出导向。在实施过程中,务必进一步强化产出导向的指导思想,要认真研究谋划,明确未来几年究竟能解决哪些核心科学问题,突破什么关键技术,获得哪几个重大产品,产生什么重大影响,取得什么形式、什么分量的重大成果,来支撑选题的执行成效。三是强化内部管理。在选题实施中,首席要发挥起应有的组织、带头、调配的作用,要在确保整体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强化力量,适当分工,发挥每个团队优势,激活团队内部活力,协同创新、协调推进,共同实现重大成果培育的总目标。

下一步,选题首席专家将协同参加团队,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为依托,围绕水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科技问题,在研究内容上坚持面向国家需求、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在技术方法上坚持创新为本、传承优势与不断创新相结合,在攻关目标上坚持可持续发展、近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实行联合攻关,力争尽快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出符合生产发展的优质绿色超级稻新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