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大户如何变身“农业个体户”?

刚刚公布的“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名单中,出现了9个家庭农场的面孔,这让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出现的“家庭农场”不再只是一个概念。从中央到地方,从概念到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说,2013年是家庭农场元年并不为过,然而要评价这一年的收获,显然不能仅以增加了多少个家庭农场为标准,更要看这种新型经营形式给种植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带来了多少改变。为了寻找答案,记者分头采访了山东、安徽、湖北和湖南4位家庭农场主,听他们讲述种植大户如何变身成为“农业个体户”。

政策:得实惠 信心足

12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贾悦社区的宋海元粮食家庭农场,一进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台大中型农机,“场长”宋海元说:“你看这有大型拖拉机、小麦玉米两用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深松联合整地机等,都是利用农机补贴政策购买的。咱现在种粮食,靠的是规模化效益,没有这些好的农业机械,想都别想。”

12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贾悦社区的宋海元粮食家庭农场,一进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台大中型农机,“场长”宋海元说:“你看这有大型拖拉机、小麦玉米两用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深松联合整地机等,都是利用农机补贴政策购买的。咱现在种粮食,靠的是规模化效益,没有这些好的农业机械,想都别想。”

今年52岁的宋海元,从上世纪末开始流转土地种粮,种植面积从最初的60亩发展到现在的900多亩,2011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今年4月18日,他通过了诸城工商部门的注册,拿到了“诸城市宋海元粮食家庭农场”的营业执照,成为了诸城首批“家庭农场主”之一。

“当上了家庭农场主,这才不到一年,就感受到了党的好政策。俺得了实惠,种粮信心更足了!”宋海元高兴地说。

“都有哪些实惠?”记者赶紧追问。“有帮助贷款的,有流转土地的,有支持建办公、仓储设施的,还有农技服务的。最近,俺这土地经营权也可以贷款了,这更是个大好事儿。”说起来,宋海元如数家珍。

今年5月份,诸城市农业部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家庭农场有优惠政策,可以优先免费取样。他的家庭农场取样点达到了12个,一分钱没花,就用上了配方肥。“取样费用省了,买肥料的成本低了,使用效果还更好了。我今年小麦每亩打了1050斤,玉米1100斤,折算起来效益能增加10万元以上,这就是家庭农场给我的第一个实惠。”宋海元说。

家庭农场的优惠政策,还帮助宋海元解决了一个“老大难”。“咱现在规模种粮,种植和管理都很成熟,最担心的就是收获后的晾晒和储存。去年秋天一场大雨,我晾晒的玉米来不及收拾,被泡了不少,最后一斤少卖了5分钱。”宋海元说,他希望能在生产设施用地方面有政策优惠,以便建设场院和仓库。

诸城在今年5月份出台的《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建设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家庭农场建设区域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要优先调整土地利用规划。”这帮助宋海元解决了难题。眼下,宋海元正在为此事奔波,争取明年小麦收获前把仓库建好,他还打算在仓库里购买烘干机,来个“双保险”。

农村社区帮助流转土地,是宋海元种粮规模持续扩大的关键。“通过社区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协调,我通过承包、互换等方式,在6个村流转了土地,扩大了种粮规模。”宋海元说。

诸城最近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暂行办法》等政策,更让宋海元吃下了“定心丸”。他说:“咱发展规模化种植,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投入。咱农民靠种地,自己投入远远不够,手里又没有能抵押的东西,办贷款难上加难。土地经营权能够抵押贷款,我得好好研究研究,做好准备,以后到花钱的环节就不怕犯难了。”(记者 吕兵兵 通讯员 傅汝强)

感受:有奔头 最体面

12月24日,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胜峰乡珠头山村,S306省道两旁,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成片的麦苗和油菜,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给冬天带来勃勃生机。让人想不到的是,眼前这230多亩地在10个月前,还是大片荒芜的野树丛,没有田,没有路,没有渠。

巨大的变化源于该村农民张志红兴办的“张家院家庭农场”。今年,年届不惑的张志红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和妻子周雪军离开从事多年的工程行业,从江苏南京返乡开荒种粮。从打工仔变身为家庭农场主,除了角色的变化,他更渴望借华容被列入湖南省家庭农场建设试点县的“东风”,进入“有奔头的产业”,从事“最体面的职业”。他相信,湖南是农业大省、华容是农业大县,加上政策的扶持,在湖南发展家庭农场应大有希望。

形势朝着张志红希望的方向发展。6月,湖南省省长杜家豪在农业农村发展专题会议上提出在全省实施现代农业发展“百千万”工程,其中的“一万”就是从2014年起用3年时间扶持1万户以种粮为主的家庭农场。据悉,湖南省农业厅初步考虑将制定扶持家庭农场的标准,农民按标准创建,达标验收合格后由省市县三级财政一次性以奖代补。

流转土地是规模经营的第一步。张志红以每亩400元的价格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把村里集中连片的撂荒地流转过来。3月份,张志红开启“开荒”模式,每天起早贪黑披荆斩棘地开荒垦地,没有机耕道,他自掏腰包修了近6000米的路基。

种水稻,离不开水,但这片地属于洞庭湖区的“低洼地”,多年被弃置,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这成为张志红实现“家庭农场梦”的最大难题。

“‘解民难、助民富’是政府的应尽之责,更是发展之道,对于华容这样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对家庭农场更要倾力扶持发展。”湖南省岳阳市副市长熊炜表示,岳阳计划培育100个家庭农场,其中华容要带头建成一批示范家庭农场,带动全市乃至全省家庭农场的建设。

作为连续多年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华容县致力于把家庭农场建设成“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华容县副县长张大宏表示:“积极主动地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扶持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是粮食主产区义不容辞的责任。”

4月18日,《华容县家庭农产认定管理与扶持暂行办法》出台;6月7日,“张家院家庭农场”获得工商注册,张志红和其他4人成为该县第一批农场主;不久,“大难题”得到了快速解决——国土和财政部门连续两个项目落地,投入200多万元完善了电排、灌溉渠系、机耕道。

“这样大手笔投入当然不是每个家庭农场都有。”华容县农业局局长王仲湘说,全县目前有98家获得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但为了发挥资金的聚合作用和示范效应,县里把钱重点投在有基础而且容易出效益的家庭农场里。

政府帮忙,自身努力,今年张志红种植的晚稻亩产达到1300斤。“明年全程机械化,种双季稻和油菜,肯定更有赚头!”丰收后忙着建现代农庄的张志红笑着表示,刚返乡种田时,很多人不理解,现在大家开始羡慕他了,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家庭农场绽放的希望。(记者 杨娟 张振中)

视野:抓机遇 活思路

王琼,1977年出生在安徽宿州市泗县农村,一直在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曾在2007年底牵头成立了三星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股方式先后建立了12个专业养殖场,合作社社员覆盖全县15个乡镇。

“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农民在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风险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帮助他们树立安全健康的养殖观念。”王琼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安全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说明农产品还有上涨的空间,但是一家一户的生产很难保证全产业链的安全。

2012年初,她在泗县泗城镇大周村流转土地320亩,打造现代农业精品果蔬采摘园,以“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旅游”等形式打造生态休闲农业,计划利用3~5年时间实现田园景区化、农业产业化。

“当别人还不理解‘家庭农场’是什么时,我就认为成立‘家庭农场’是大势所趋,对我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王琼说。在了解相关政策后,她找到县工商部门,拿到了个人独资的“印象泗州家庭农场”工商营业执照,成为该县第一个家庭农场主。

为什么会萌生开办家庭农场的念头呢?王琼告诉记者,2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南京市江宁区一个农业观光采摘园游玩,看到人家把采摘园经营得有声有色、游客如织,当时就心里一动——“农业竟然可以这样做?买家自动找上门来抢购农产品,不但节省了运输成本,还能卖个好价钱,真是太棒了!”

回家后,正好赶上镇里落实土地流转政策,王琼便动员家人入股,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租赁了村里320亩土地,建起了采摘园。“由于泗县还没有采摘园,我们的采摘园刚现雏形,村民纷纷前来参观,看到桃树种在大棚里,有人还笑话我会不会种地。”王琼笑着说,“等桃树在短短的6个月内蹿到2米高时,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我这才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成为家庭农场主后,王琼享受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她看来,“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拓宽视野,激活思路”。今年10月,她免费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皖北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工程”农场主培训班,和农业专家面对面交流。“这些专家在传授科技知识的同时,还传递农村的新政策,比如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农场主享受政策、新形势下家庭农场发展前景、合作社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当好理事长等等。”王琼说,“这些收获也不断促进我改变思路、创新方式去发展农业。”

目前,“印象泗州家庭农场”已建起9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室内室外分别种植了桃树、梨树、核桃、葡萄、石榴、日本甜柿等10多种果菜,一年四季都可观光采摘。“一道挂满葡萄、花儿的农业观光走廊贯穿整个园区,一排排温室大棚里的果树茁壮挺拔……这就是我所想像中的家庭农场。”王琼说,经过2年打拼,自己的家庭农场已渐成规模,也摸索了一套经营管理经验,下一步还想增添些配套项目,让游人在采摘之余还能吃上正宗的农家菜,享受休闲安逸的农家生活,“到那时,我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场主了”。(记者 杨丹丹)

角色:多打粮 会经营

“以前是种粮大户,只想怎么多打粮,现在搞家庭农场,各方面都要花心思。”坐在自家小院里,回想过去的一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茅岭村的徐家祥感触很深。

今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出现“家庭农场”的概念。武汉市家庭农场起步更早一些。2010年,首批5家家庭农场正式挂牌;2011年,武汉市扶持99家家庭农场,平均每家获补3.58万元;2013年,武汉市发出了第一本家庭农场营业执照。目前,全市有家庭农场700多家,一批种养大户向家庭农场主的转变——徐家祥就是其中之一。

“我种了30多年粮食,农村改革的每一步我都亲身经历了!”如今,徐家祥正在从种粮食转向经营农业。

今年的粮价比去年低,徐家祥的几个朋友包田种粮都没赚到钱,但是他的家庭农场种了600多亩水稻,有20多万元的利润。“土地流转费用不同,我包得早,还都是撂荒田,成本低。”他解释说,“土地流转搞好了,经营家庭农场才有底。”

早在十几年前,徐家祥开始“捡”别人不种的低洼田、偏远田包下来,2008年时流转了168亩地。随着规模化种田的效果开始体现,他包地种粮的积极性越来越大,2010年达到500亩,今年已经超过1000亩。

在他新建的房子里,记者看到一排荣誉证书,还有一台大马力拖拉机。“这是2011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后,国家奖励的。”徐家祥告诉记者,“今年开始经营家庭农场,这就不单是种粮食的事情了,首先是要想清楚怎么把土地利用好。”

他将流转的1045亩地分成4块,最大的310亩,栽种莲藕,最小的220亩,种一季晚稻,另外两块加起来500多亩,被徐家祥改造成种养综合的优质基地,先种无公害早稻,收割后稻田灌水再养鱼。

在武汉市培育扶持的167家示范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达66家,种养结合的有24家。种粮养鱼,徐家祥心里有底,技术上不成问题,但是要把家庭农场搞好,亟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8月初,湖北旱情严重,多地农田受灾。徐家祥的稻田大多靠近湖边,水源不成问题,但土地规模太大,抽水抗旱人手不足让他挠起了头皮。最后,一家人组建成“抗旱专班”,70多岁的老父亲也亲自上阵,昼伏夜出干了整整1个月,7台潜水泵用坏了2台,总算是没有减产,还略有增收。

之所以不请雇工,徐家祥主要是担心风险:“插秧时就有两个工人中暑倒在田里,风险太大了。”经营家庭农场后,徐家祥对投资收益比也很关注:“其实把最难抗旱的一处田改造好,劳动量会大大降低,但是改造起来难度大,花销也大,不划算。”

今年,他的家庭年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据统计,武汉市家庭农场农业收入均超过20万元,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以上。现在,徐家祥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个晒场:“现在莲藕很畅销,饭店会派车直接来拉,可是水稻不行,收获之后没地方晒是个大问题。”

要把家庭农场经营好,徐家祥还需要更多的支持。 (李飞乐明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