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麦产业化的一点思考

文章主题思想——中国小麦产业化并不容易,因为小麦产业化能否实施、实施的好坏,“有把的烧饼”不在农民手里,更不在种业和科研单位手里,而是在小麦面粉和小麦食品企业手里,更确切的说,它们就是“侧”。而当小麦面粉和小麦食品企业不积极或假积极时,其它所有人在小麦产业化上的努力、的积极,都是“白搭”。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不积极?

首先说,我们幻想、甚至是幻想好多年的小麦产业化,跟我们小麦面粉企业和小麦食品企业没有关系,特别是在利益层面上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就可以不积极或当某种情形下不好推脱时,就表现了假积极。假积极的表现就是也跟着我们说“优质强筋小麦需求量大 ”、“他们需要大量的优质强筋小麦”“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质不好或不稳”……

我们当下的小麦生产局面让小麦面粉和小麦食品企业的日子好过,而不好过的是农民是种业。所以,农民积极、种业积极是对的,不图利不早起嘛!小麦面粉和小麦食品企业呢,他们清楚的知道:①产业化会要他们承担责任了,在他们日子还不太难过、甚至还很好过时,傻瓜才会承担没必要的责任,特别是跟农民打交道的责任!②他们了解中国农业的现状、特别是小麦生产种植和销售对他们极大有利的现状,这种现状一时半会不会改变;③中国小麦品质质量不好或不稳,不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问题,是地区、年份间气候和土壤差异所致,且难以人为改变。

第二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假积极?

当中国小麦产业化越来越多的问题指向他们或指望他们时,在他们又根本就没有做这方面计划时和准备时,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供给侧”等舆论把他们强行的“裹挟”进来时,利益和责任面前,他们是“冷静”的,但又没法表现不积极,所以表现假积极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不然,包括小麦订单生产销售的很多事儿,不需要政 府出面、政府搭台、政 府牵头……相互间,这些事儿私底下早弄成了!

第三个问题,优质麦也好,强筋麦也罢,小麦面粉和小麦食品企业到底需要不需要?

需要!但,不迫切;有些“企业”真的不需要。

①产品走高端、纯粹生产高级面包类的企业不多,即使是有,他们还是更看中进口原粮。原因简单:有配额,省心,便宜,品质稳定。

②一般大路货企业,虽然也有面条粉、馒头粉、水饺粉之分,但它们靠着现在小麦品种总体在面筋强度方面的提高和他们技术性的配比(配麦或配粉),实现达标已经不难。

③面食食品的消费者还没有建立或形成一定的“好吃”和“不好吃”的标准,也可以认为是还没有一个好的“对照”,这样就造成了市场需求的不强烈,人们“喊着”讲究吃好一点、健康一点或安全一点,还是落在“嘴上”的多、实际的少;处于对现状满足的多、有更高追求的少。

④大多数的“企业”,强筋麦的需求量不大,但他们还是希望看到农民多种植,这样一来,他们选择的面就宽了,价钱也更对他们有利了;特别该指出的是,遇到好年景、小麦质量也好时,小麦面粉和小麦食品企业就可以多收、多贮。有时一年收购做为配粉或配麦的原粮,他们可以用上两三年,这样遇到品种质量不好的年份,比如说今年,他们就可以不收了(如果订单了,这样行吗?)。

⑤绝不是我们认为的强筋麦、优质麦他们都认可、都收购,他们也是依据自家不同食品和面粉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认可和收购的。而对于那些用途就是配粉和配麦的强筋麦来说,他们就是要从众多的强筋麦品种中“掐尖”收购或订单了。“掐尖”品种,他们可以不管这个品种农艺表现如何,单产几何,农民种植风险多大等,因为他们没必要关心这些,只要筋力越强越好!

……

产业化不是一家或一个生产环节的事儿,它是在某一个产品基础上,或与之相关的几家联动。而相关,就是“环”或“链”,它必须是以经济效益为为中心的;或是说,是经济利益将这些“环”或“链”连在了一起。当相互间的经济利益不均衡,或是其本身就失衡时,它们结合或结合好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现就小麦产业化来说,关键的“环”是小麦面粉和小麦食品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