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厕所:极端环境里的“方便”_科普中国网
“黑科技”厕所:极端环境里的“方便”
在海拔4000米至5000米的高原,面对零下20摄氏度至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如何方便地使用厕所?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厕所、周边环境卫生?日前成都举行的“厕所革命・四川行动”展示上,一批“自带光环”的“黑科技”厕所让人眼界大开。
在城市或农村,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处理粪污已不是新鲜事,但高海拔地区却是这种厕所的“禁区”。“高原环境低温、氧气稀少和能源供应匮乏等,影响微生物处理效果。”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专家表示,粪污微生物处理的核心是对高COD(化学需氧量)、高磷废水及部分碳氮磷化合物进行处理,而在高原,低温会导致菌种活力下降、粪污冻结;海拔每上升1000米氧气含量将降低10%左右,“甚至最基本的耗氧处理都无法顺利进行”。
在现场,科技日报记者看到了一种在四川色达海拔4500米、零下11摄氏度高原“挑战成功”,并在九寨沟、海螺沟等景区使用的微生物环保降解厕所,成功解决了上述难题。
“我们首先研发了一种可以适用于高寒、高山等环境的微生物菌种。”成都友益佳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建宾说,该厕所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加热粪污、微生物,并通过无泡暴气等技术提高氧气利用效率,针对管道结冰后冲洗难问题,厕所还安装了用于高铁、飞机的真空自吸式吸收系统,不仅管道内“零存水”,每次冲洗还可抽走空气异味。目前,这种厕所使用一次仅耗电0.1度,其排放水可达到城市Ⅰ类水标准。
在干燥的高原,水是稀缺资源。记者在现场还看到另一种“循环用水一体化粪便处理”厕所,可以高效节约用水,一次注水后可循环使用1年,用水量仅为冲水厕所的1/1000。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设备将高效生物降解、生物流化、生物活性炭等技术融合,其新设计的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传统生化工艺与膜分离工艺的结合,“经处理后,水可直接进入下一次冲水的循环,而粪污则固液分离进入生物收集降解箱,每年回收一次,可直接当肥料使用。”
这批“黑科技”厕所,不仅节水、节能,可对抗特殊自然环境,其自身的功能定位也愈发丰富。在现场,带有WiFi上网、远程求助报警、手机或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功能的厕所比比皆是;将厕所作为快递驿站、健康服务中心的功能性创意也层出不穷;通过大数据统计如厕率,并智能安排洁厕周期、厕所放置区域等“互联网+厕所”模式更让人眼界大开。某企业还推出了通过面部识别限时、限量自动出纸的设备,以防止同一人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公用厕纸。
这么多“黑科技”用于厕所有必要吗?事实上,“小厕所”背后也是“大民生”。据四川省经信委发布数据显示,在旅游人口大省四川,每天会发生约3亿次的如厕次数,而地貌复杂、山川河流纵横的特殊情况,也为四川“厕所革命”带来更高技术需求。而从节能环保角度看,四川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算了一笔账:一座10蹲位公厕使用负压真空收集系统一体化环保厕所,全年可节约水1314立方米,减少排污1400余立方米;一座6蹲位使用循环用水一体化粪便处理技术的环保厕所,全年可节约水940立方米,减少排污1000余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