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协同创新取得新进展

6月4日,由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主持的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协同创新任务现场观摩会在湖北省十堰市召开。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出席并讲话,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出席相关活动,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主持会议。

陈萌山充分肯定了协同创新任务启动实施一年来取得的积极进展,并对地方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一年来,中国农科院的10个专业研究所、14个创新团队、138名科研人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两个一流”的指示要求,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以绿色高效、种养耦合、多功能农业和面源污染控制为重点,按照单项技术模式化、复合技术集成化、体系技术系统化的思路,与地方科研单位协同攻关,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在湖北十堰和陕西安康核心示范区初步构建了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体系,集成示范了集约化农田生物多样性利用与生态强化等十大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受到了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欢迎,体现了国家队务实的作风和应有的担当。

陈萌山指出,丹江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鄂西北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保障区,也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协同创新任务是中国农科院推动科技扶贫、院地合作、创新驱动的重大科技任务,对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脱贫攻坚,实现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陈萌山强调,要按照农业绿色发展思路推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以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新型现代生态农业,既解决温饱问题,也满足大众营养健康需求。要将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与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方案。要认真总结提炼协同创新任务制定的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案,形成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和有效的落地措施,积累行之有效的技术模式与实践经验,为统筹区域“生产、生活、生态”,推进新时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

协同创新任务技术总师、环保所杨殿林研究员汇报了总体进展,各子任务汇报了工作亮点。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协同创新任务核心示范区的试验示范点,并与当地科研人员和农民进行了深入交流。

湖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欧阳书文、协同创新任务总顾问邓干生、省农科院院长焦春海,十堰市市长陈新武、市委副书记刘海军,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局长任天志、成果转化局局长王述民、科技局副局长文学,环保所所长刘荣乐、副所长周其文,参与协同创新任务的相关研究所,十堰市农科院和安康市富硒产业研究院等单位的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活动。(通讯员 宋晓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