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夏播调研:小麦单产普降 玉米面积略增

月底至6月初,笔者先后跟随相关机构赴黄淮海地区调研夏播、麦收情况,拜访农户、合作社、粮贸企业等,实地了解新季麦收情况、玉米种植意向、种植成本收益等。前期,中粮期货研究院系列报道了东北、华北的实时调研情况,本文对黄淮海夏播情况总结如下。
一、小麦单产:河南、山东、安徽减幅超三成,河北单产略减
今年小麦市场价格波动异常、炒作题材多:低温冻害减产、豫南芽麦严重、最低收购价调低三分、收储时间延后、强筋麦推广受限缺口仍存。但诸多题材并未在期货盘面引起较大波澜,反而普麦进厂价持续上涨、芽麦收购价快速升温。
综合看,今年小麦减产原因主要如下:1)春发小蘖未能正常成熟,群体不足;2)4月初倒春寒导致不抽穗或穗部冻害;3)冬季冻害导致部分分蘖冻死;4)局部地区干旱。
从调研样本数据来看,清明节前后倒春寒对河北邯郸以南、河南大部、山东西部、安徽北部等主产区影响较大,对河北邯郸以北影响较小。综合看,河南、山东、安徽减幅超三成,河北单产略减。(数据来自调研,仅供参考)
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6月供需报告来看,单产预估下降幅度较本文分析较低,但年度产量大幅下滑,同比减少304万吨。此外,今年豫南地区芽麦数量显著多于往年,发芽率较高的小麦只能进入饲用领域,尤其是禽料,冲击玉米饲用消费。
华北新季小麦上市以来,面粉企业进厂价自6月初上涨了50-100元/吨,目前在2400-2460元/吨,已经普遍高于托市收购价格,预计托市收购将难以启动。后期若价格继续上涨,国家可能适时启动政策性小麦拍卖,华北新小麦不宜过度看高,预计后期涨势将会放缓。
二、玉米面积:稳定略增,安徽北部最为显著
相比东北地区玉米面积的大起大落,华北地区面积基本稳定。就调研的河北、河南、山东和安徽四省来看,面积增幅3%,折450万亩。
河北北部春播与南部夏播面积占比大体是二八开。河北夏播地区面积基本稳定,农户仍是玉米-小麦连作区域,零星种植花生、大豆、棉花,春播区域的承德、张家口存在部分早熟、极早熟地区改种杂粮情况,也是镰刀湾调整的区域。整体看河北面积持平。
河南是黄淮区域玉米面积调整的关键。去年花生收获期受灾,且价格从4.3下跌至2.3,调研发现花生改种玉米情况较多,驻马店、周口玉米面积增幅最大。但对于传统花生主栽区来讲,大多农户仍是选择小麦-花生套作,玉米面积基本稳定。此外,部分区域也存在玉米改种大豆的情况。整体看,河南玉米面积增幅5.5%。
山东西南部是粮食主产区,调研途中零星发现玉米改种花生、大豆的情况,整体基本稳定,通过分区域加权平均测算,玉米面积稳定、减幅低于1%。
安徽北部是玉米主产区,沿途了解,受价格大幅下挫影响,花生面积大减、玉米恢复显著,部分农户反映去年花生亏钱。亳州、淮北、宿州三地玉米面积增幅超过两成。此外,安徽芽麦情况较豫南少,小麦单产稳定。
三、成本收益:成本稳定、玉米效益略高
华北地区租地成本变化不大,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地租基本在600-800元/亩之间,土地流转程度不如东北,种植者大多仍是个体农户。秋粮(玉米、花生、大豆)相比夏粮成本低,小麦成本高主要在于浇水、机械等费用。
调研了解,华北部分地区为保护地下水,采取季节性休耕补贴试点政策,休耕一季小麦给予500元/亩补贴。这也是小麦面积略减的部分原因。
对于夏粮作物比较,玉米效益高于大豆,低于花生。但花生种植过程最为耗费人力,而玉米和大豆大多已经实现机械播种、收割,若考虑此项成本,玉米种植效益最佳。
四、供需偏紧:2018/19国内玉米缺口仍存,期价长线看多
笔者在东北调研报告中已提到18/19国内仍有缺口。考虑到东北面积恢复1500万亩,华北恢复450万亩,西北略增、西南下降,全国面积增幅整体在2000万亩左右。在下游消费增长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测算,初步预估2018/19年国内玉米缺口仍存,但较旧作缺口减小,供需偏紧情况持续,玉米期价长期看多,远期C1901合约逢低做多。前期东北春旱炒作题材基本收尾,后期持续关注7月中下旬扬花授粉期、9月份灌浆期天气。
五、近月承压:抛储压制,短期低位震荡

连盘玉米近月上方承压,短期下探空间有限,1700支撑位难破,综合看窄幅箱体震荡(1700-1800)。截至目前临储拍卖已成交4300万吨,预计全年成交有望达到8000万吨。据了解出库进度在 20%-30%,约1400万吨,仍有2900万吨尚未出库,拍卖初期的出货期现将至,后期一旦集中出库,玉米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随着小麦收获季节来临,芽麦产量巨大,约600-1000万吨,冲击禽料消费,对玉米消费利空。二三季度生猪养殖利润不乐观,存栏基数大,企业用料成本趋低,饲用消费低迷。外围环境尤其是中美贸易纷争的不确定性给进口替代品种高粱、酒糟、乙醇等带来预期,利空国内玉米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