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研究需要方法创新
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全球已开始进行广泛的应对合作。从根本上讲,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引发能源体系的革命,由以化石能源为支柱的传统能源体系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过渡。伴随这一过程,社会形态也将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
发达国家创造并实现的工业文明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它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在发展目标、方式和社会思想观念方面都有着本质差别,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维持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IPCC 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更加强化了人为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进一步强调了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下,CO2排放2030年需比2010年减排15%—40%,至2050年减排 30%—80%,但是按照目前世界CO2排放趋势,到2050年还将增加至少50%。因此要实现全球2050年排放减半的目标,全球碳生产率要提高5—10倍。在全球紧迫的减排目标下,碳排放空间将成为紧缺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
事实上,温室气体排放与温升、温升的经济与生态影响等问题,在科学上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控制温升不超过2℃在内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目标和国际合作制度都是在科学不确定性下的政治博弈和政治决策。当前IPCC评估报告的分析框架和模型体系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利益诉求往往得不到充分反映。
我国面临对外争取发展所需合理排放空间、对内向低碳转型的双重艰巨任务。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发展的理论体系以及模型和方法学支撑平台,因此需要加强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和支持力度,最终形成中国独特的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支撑平台。
(根据“2013创新方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来源: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