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是如何“征服”世界的?

中美两国经过两轮协商后,虽然还没有达成明确协议,但是大方向似乎已经浮现,即中国有可能会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进口,以降低对美贸易顺差。从两次谈判声明来看,农产品和能源始终是双方关注的焦点。

对于美国推动能源出口,大家可能还比较容易理解。最近几年,美国借助页岩气、页岩油革命,已经差不多实现了能源自主,开始对外出口。但是,对于美国极力促成农产品出口,很多人则难以理解:堂堂世界霸主,怎么沦落到靠出售农产品为生?

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美国推动农产品出口,不是因为他们依靠农产品为生,而是他们的农产品,尤其是豆类产品,实在太充裕,亟需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美国不仅是高科技产品霸主,也是豆类生产霸主。





今天这篇文章,就分析一下美国大豆是怎样“征服”世界,成为全球产业霸主的。

美国大豆的“史前史”

中国人现在吃的各种食物和蔬菜,大多源于国外,比如小麦来自中东,玉米来自美洲,西瓜来自非洲等。真正起源于中国,从老祖宗手上传下来的,少之又少。大豆算是其中一例。现代考古学研究争论的,不是大豆起源于中国还是其他国家,而是起源于中国东北、中原还是华南。

无论起源于哪一个区域,中国人对大豆制品的青睐,是无以复加的。从古到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花样翻新的豆制品,始终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豆腐和豆制品是不可或缺的美食。

中国人对豆制品的青睐,确保了大豆种植的连续性。尽管大豆产量低,远远不如玉米、地瓜充饥,但是直到20世纪中叶,大豆始终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即使兵荒马乱的民国年间,产量都未减少。1930年,东北三省大豆产量为640万吨,位居各种粮食作物之首。1936年,中国豆类总产量为1130万吨,仍为小麦产量的48.5%、薯类产量的近两倍。

与中国人不同,欧美人18世纪才接触大豆,而且最初对豆类食品根本不感兴趣。为了宣传中国豆制品文化,辛亥革命前夕,国民党元老李石赴法勤工俭学时,专门撰写著作、创办豆腐公司,弘扬中国豆腐的口感和营养。当时,李石曾恐怕绝对想不到,有朝一日,中国人祖传的大豆,竟然会在北美生根发芽,并被发扬光大,反过来冲击得中国大豆难以为继。



图片来源:北京理工大学新闻网

19世纪早期,欧美人最先对酱油产生兴趣,后来又由船员将大豆种子带到了北美。1770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赠送给他的朋友一些大豆种子试种。1850年,美国人拯救了一搜日本渔船,船民为表示感谢,送了他们大豆为礼物。据说这些种子被分给伊利诺州农民耕种,开启了北美大豆种植的先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农业部开始研究大豆,并鼓励农民耕种。伊利诺伊、北卡罗来纳等州,成为美国种植大豆的先锋。当然,由于大豆上不了美国餐桌,种植面积一直非常有限。

当大豆搭上“科学列车”

中国人几千年种植大豆、开发豆制品,凭的是经验和感觉。美国人在接受大豆前,则先做实验和分析,从科学上认识它。早在1897年,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就开始进行大豆研究。同年,美国官方出版物还将豆浆与牛奶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对照分析。

1904年,美国化学家George Washington Carver发现,大豆不仅是蛋白质和食油的重要来源,而且还有利于保持土质优良。他建议农民轮换种植,前两年种植大豆、花生或者红薯,第三年种植棉花,如此循环往复,有利于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农民试种后发现,这样种出来的棉花,质量果然提高很多。


图片来源:美国大豆协会网站

更令人惊奇的是,福特公司竟然发现大豆可以用来制造汽车。1919年,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拿着一袋大豆,扔到实验室地上,对着研究人员说:“你们都非常聪明,应该知道能够怎么利用这些东西。”不知道福特公司科学家们从哪里找的灵感,他们先将大豆制作成塑料,又将塑料做成了换挡旋钮、喇叭按钮、窗框、加速器踏板、外观等,真的做出了“大豆汽车”。到1935年,每辆福特汽车包含1蒲式耳大豆。

由此可见,在早期美国人眼中,大豆主要不是作为食品来消费,而是用于牲畜饲料和汽车制造原料。由于全世界都需要牲畜饲料和汽车原料,美国大豆从一开始就面向世界市场。

1919年,William Morse联合大豆农户成立了美国大豆协会(the 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试图以集体的力量抢占全球市场。1929年,William Morse来到中国,花两年时间收集了上万个大豆品种,带回美国进行筛选。美国大豆种子质量以及大豆研究,由此得以长足进步。

欧美现代农业就是这样,他们不仅在生产上推行机械化,还要在交易上追求组织化。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在机械化和组织化的欧美农业面前,注定要丢城失地,难以为继。

美国成了新的大豆生产霸主

1936年,中国大豆产量达到新的高峰后,迅速下滑。由于日本侵华、国内战争,大豆主产区东北遭受重创,中国人的豆腐消费,也急转直下。到了1949年,中国大豆产量只剩下509万吨,较1936年少了一半还多。

与此相反,美国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却由于塑料、食油需求增加,扩大了大豆种植面积。1940年,美国种植大豆500万英亩,总产量达7800万蒲式耳(约计170万吨),较10年前增加了10倍。

二战结束后,中美两国大豆的命运,彻底分道扬镳。在中国,由于人口越来越多,如何解决民众温饱,成为第一要务。从1958年到198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鼓励农民扩大种植玉米、红薯,减少种植大豆,因为大豆产量与玉米、红薯比起来,太微不足道,解决不了民众饥饱。结果,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大幅度减少。20多年中,中国大豆总产量基本徘徊在600至800万吨,较抗战前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再次与中国相反,美国经济在战后迎来的却是经济繁荣,人们对肉类的消费需求,直线上升。相应地,为家禽提供主要饲料的大豆产业,得到了真正腾飞的机会。1950年,美国大豆产量接近中国,1954年则反超中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6.9%。从1961年到1979年,美国大豆产量更是一直占据全球总产量的70%左右。




1961-2011年世界大豆产量分布,图片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

从197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美国大豆产量一直保持在4000多万吨水平,是中国产量的5-8倍。1996年,美国通过自由种植法案后,大豆产量迅速突破7000万吨大关,2001年达到7900万吨。

19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为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开始鼓励东北等地扩大种植大豆。1985年,大豆产量逐渐恢复到1000万吨,2004年后增长到1800万吨以上,但是此后陆续下滑,最近几年已经不足1500万吨。与美国相比,中国大豆产量已经不在一个档次。

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大豆产量为什么一直下滑?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大豆在美国大豆面前,完全失去了竞争优势。

美国大豆产业的比较优势

美国大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终成为无可争议的霸主,表面上似乎与政府大力支持、中国缩减种植有关,实际上则没这么简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缩减种植,确实有利于美国大豆崛起,但最近二三十年来,美国大豆称王称霸,则主要是全球化选择的结果。

大豆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两块,一个是物质成本,另一个是人力成本。工业革命以前,大豆基本靠人力和畜力耕种,在北美这样地广人稀的地方,种植大豆完全没有优势。不光大豆没有优势,任何农产品种植都没优势。在那个时代,“人多力量大”,离了人什么都不行。

可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农业机械化以来,多数粮食的生产模式被颠覆掉了。像大豆这样的农产品,无需过多田间护理,收割简单,多数生产环节都可以用机械代替。如此一来,大豆生产中的成本,主要变成了物质费用,人力费用比例大大降低。机器代替人力越多,大豆生产成本就越低。这对于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的美国是一大利好。美国农场动辄几千亩甚至几万亩,已经实现了高度机械化操作,一个人耕作上万亩农田根本不在话下。

反观中国,由于实行家庭分散经营,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大豆生产仍然维持传统模式,主要依靠人工、耕牛或者小马力的拖拉机耕作,价格自然难与美国匹敌。

谷强平等学者曾比较过中美大豆生产的投入费用。根据其分析,2009年至2012年,中国大豆生产的物质和人工平均费用,分别为166.96、133.18元;美国大豆生产的物质和人工平均费用,分别是236.54、21.26元。美国大豆生产的物质费用比中国高69.58元,人工费用比中国却低111.92元。两项合计,美国比中国大豆生产成本整体上低了42.34元。



中美大豆成产成本构成比较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大豆生产不仅投入成本低,亩产量还比中国高。2009年至2012年,中国大豆亩产量平均为142.46公斤,美国大豆亩产量平均则为201.32公斤,较中国高出58.86公斤。一进一出,美国大豆取得了绝对的价格优势。

美国大豆的“转基因神话”

目前,“转基因”可能是最神秘、最具争议的农业生产技术。即使在美国,社会大众和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仍有不同看法。不过,从美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转基因原理很容易说清,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1976年,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推出一款高效除草剂,名为农达草甘膦(Roundup)。草甘膦能够抑制深根杂草生长,大大减少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强度。对于大规模农场来说,农达是一个巨大福音。但是,具体到大豆农户,则喜忧参半,因为草甘膦在消灭杂草的同时,也会杀死豆苗。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孟山都公司又组织科学家,利用前期的转基因研究,1993年培育出了抗农达大豆品种。农户买了他们的大豆种子,即使喷洒草甘膦,也不会影响豆苗生长。

转基因技术刚出现时,美国民间甚至知识界,都出现过激烈质疑。不过,经过美国相关部门多年检测,转基因大豆还是取得了商业化资质。大豆农户也抵挡不住节省成本的诱惑,纷纷改种转基因品种。转基因大豆虽然无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却可以让农户放心播散草甘膦,而不必担心豆苗生长,从而大大节省了劳动量和资本投入。


美国大豆产量,图片来源:美国农业部

高度机械化、大规模农场,再配上抗农达大豆品种,这些都彻底巩固了美国大豆产业的霸主地位。原来默默无闻的孟山都,一跃成为跨国性的农业集团;原来仅拥有价格优势的美国大豆,现在又成了全球大豆的育种基地。传统的大豆品种及其生产模式,已经很难应对美国大豆的竞争。

这就是近百年来,中美大豆生产地位转换的背后之谜。规模化、机械化和转基因技术,决定了中国大豆的衰落和美国大豆的崛起,也决定了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数千万吨大豆的现实。从长远来看,如果中国天然大豆不能实现技术和规模突破,走出一条特色之路,恐怕很难争得立足之地。中国即使不从美国进口,也得从巴西、阿根廷进口。而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生产,实际上也控制在美国资本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