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首家“数码农场”让每一株水稻都有“身份证”
发表日期:2018-06-08 09:21PM 阅览次数:
“这里的每一株水稻的位置都是固定的,顺序不能错乱。研究人员将以这些信息及数据为基础,以分子育种理念分析选育出满足不同生态需求、生产需求的水稻新品种。”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少扬如是说。
时下,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恰台吉村的千亩有机水稻种植区迎来插秧期,而林少扬团队所建设的“数码农场”几天前刚完成插秧。
图为工人人员进行插秧。梁勋 摄
记者了解到,在这个面积为10亩的“数码农场”里,共种植了11万株水稻,每一株都有自己的编号,像“身份证”一样用来精度记录和收集水稻的DNA信息和农艺性状等,每一株都有独立的成长档案和可追溯体系。
据悉,“数码农场”按照北京室内播种—邮寄到基地—浸种—催芽—在水池浮板—摆苗盘—水温管理—移栽插秧的工作流程,尝试培育适合内蒙古生产需求,具备抗碱耐盐、抗冷等抗性新品种和香味、糯性等优良米质品种,并探索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新渠道,成为农业品种改良的试验田。
图为“数码农场”的浮板育种盘。梁勋 摄
据林少扬介绍,与传统农业生产大田相比,“数码农场”主要适用于规模化、标准化的水稻育种工作。“投入使用后的数码农场对于挖掘内蒙古水稻适宜品种资源,扩展稻米生产和做好品牌构建,带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将产生积极作用。”林少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