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科研人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习总书记的讲话在中国农科院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学习精神,深入思考发展战略
农科院院长唐华俊指出,总书记重要讲话充满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做好我们中国农科院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作用,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总结改革经验和科研组织模式,为下一步改革提供典型样本;做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把全国的农业科技力量联合起来,开展协同攻关;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做好抓实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唐华俊指出,新形势下,农科院在研究所区域布局、学科布局和研究方向等方面还有很大调整空间,要面向国际前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要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加强核心和关键技术研究。
“总书记对科技高度重视,我们要认识学习总书记科技思想,将全院思想统一到‘三个面向、两个一流’上来。”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说,总书记高屋建瓴地为中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中国科研如何占据科技制高点的整个路线图,做了很深层次的思考。农科院将认真学习落实讲话精神,总结过去六十年的发展经验,以总书记讲话为指导,搞清楚把农科院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一流科研机构的发展战略路线图。
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熊明民表示,必须加强对重大农业科技问题发展战略研究部署,明确发展战略和路线图,引领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包括开展“卓越2050”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乡村振兴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质量兴农与绿色发展重大技术问题研究等。要认真梳理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短板,谋划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重大科研成果。在前期选题凝练基础上,加强重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部署,整合科技资源,持续集中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选题,推进原始创新。
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春义认为,研究所应当重点抓创新目标、创新路径和创新任务。创新目标围绕行业影响力、产业支撑力、核心竞争力来制订;创新路径要强调学科和技术交叉融合,方法是每个创新团队/研究所选定一个典型目标地区,深入调研、解剖麻雀,从实践中发现具体问题,然后抽象凝练成科学问题或技术问题,避免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
农科院蜜蜂所所长王加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农科院学科体系建设和高校类似,以横向为主,但纵向更是农科院的宝贵优势。建议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以通用学科设置为主,如遗传育种、土肥植保、农业机械等,建立科学中心;在关键技术方面,则以产业为主规划设置,抓住产业掐脖子的关键技术,建立产业技术中心,引领全国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纵横配合的学科布局,避免顾此失彼。两类中心相互开放流通。
“我感觉农科院科技创新的布局和推进节奏,特别是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是符合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告诉记者,要习惯于站在世界科学的角度看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中国农科院的发展。只有强大的基础研究才能支撑前沿站位,才能催生原始创新,才能在产业升级中发挥战略作用。未来的中国农科院应当发挥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
尊重知识,全面完善人才制度
科研人员还对总书记关心的人才问题讨论热烈。
过去,在讨论人才政策时,往往谈的更多的是科技创新队伍。唐华俊提醒,应当同时考虑科研管理队伍、成果转化队伍和科技支撑队伍建设和评价的问题。比如一些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如果没有搞仪器设备专业团队支撑,就不能发挥良好的科研支撑作用。这些人员的评价问题不解决,农业科研的整体水平就上不去。农科院应该主动提出好的政策建议,为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定发挥作用。
“我们小时候崇尚科学,现在科学从小孩子视野中淡化了,反映出整个社会氛围的浮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说,不仅科学理想在消失,科学研究氛围也在淡化。“我们在基层感受特别深,科研管理制度不是越来越简化了,而是越来越复杂。我们在科研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好。基层科学家真正需要的是安心做科研,与科研人员交流,应该回归这种状态。”一定要把科学家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农科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认为,创新的核心是人才。作为团队首席,她反思到,虽然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但目前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创造市场价值能力不足,资源分散、重复、低效、关起门搞科研等。今后将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努力开阔视野,针对各领域找出现在的短板,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促进人才评价机制和体制改革,完善实施人才战略,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为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周雪平强调,要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不能再将论文数量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对年轻科技人员应加强潜能评估,对资深科技人员应加强效果评估。“年轻人应该花大部分时间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上,而不是去追求‘帽子’。太多的人才‘帽子’并不利于科技创新。”
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魏灵玲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我们国家有条件、有机会赶超荷兰、以色列这些传统的设施农业发达国家”。他们正在利用所办企业的灵活机制,吸引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和科学家加入研发队伍,并形成开放的创业孵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