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促环保升级加码
记者6月5日从山东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该省目前正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保护耕地、建设绿色矿山、治理恢复地质环境等方面,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逐步构建国土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促进环保升级加码。
山东是中国人口、资源、经济大省,传统产业占比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琥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介绍说,当前山东单位建设用地GDP为14.3万元人民币/亩,在全国排第9位;新供建设用地平均统计率为1.69,处于中下游水平;全省共有闲置土地9.29万亩、城镇空闲土地117.38万亩。
李琥指出,山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规模化程度不高、总体偏小,生态恢复治理落后,露天采矿造成山体破损,采煤塌陷区常年积水面积7.23万亩,对生态造成很大影响。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山东近期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通过“五大行动”“三大工程”,着力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国土建设水平。
《实施意见》计划统筹谋划山东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努力形成规模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用地集约的土地利用格局。据李琥介绍,在农业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方面,山东将优化耕地保护、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用地布局。同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强度、推进地下空间立体开发。
“保护耕地、控制占补平衡对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李琥特别强调,山东将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奖励机制,推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探索多种土地综合治理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整合涉地涉农资金,引进社会资本,结合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此外,将在全省加强绿色矿山建设行动,以“山水林湖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理念,整治破损山体、露天采坑,推进保护区内矿业权有序退出,保护、恢复生态地质环境。
李琥表示,到2020年,山东国土开发强度将不超过18.45%,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2%以上,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将由目前的85%提升至98%以上,力争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0万亩以上,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1288万亩以上,大、中型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到90%、80%。
当前,山东正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树民称,山东已储备了900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2018年安排了110个项目落地,《实施意见》要求山东健全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和标准体系,倒逼落后、过剩或低效的用地逐步退出,为“四新四化”等新动能腾出空间,倒逼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省的创建是山东促进生态保护的一大举措,此外,该省在去产能,防治大气、水污染,整治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行为方面成果显著:2017年全省完成关停淘汰落后煤电机组166.65万千瓦,清理电解铝违法违规项目322.25万吨,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84960家,淘汰燃煤小锅炉38953台,拆除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筑69.34万平方米,清理海上养殖1.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