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
5月29日,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济南顺利通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项目验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验收工作组组长王衍亮司长,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钟大森,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刘涓处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立明、副院长刘兆辉、科研处副处长赵海军、资环所副所长李彦等领导专家及项目成员共40余人参加了验收会议。
该项目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持,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完成。项目主持人刘兆辉研究员围绕我国粮食作物生产面临生产操作环节多、简化生产肥料产品缺乏、农机农艺不匹配、养分利用效率下降和农村劳动力短缺等重大问题。从主要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肥料产品的研发与筛选,一次性施肥农机具的研发与应用,一次性施肥养分供需时空匹配研究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典型产区一次性施肥关键技术研究,四大粮食主产区一次性施肥技术模式建立与示范等5个方面进行了汇报。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业务与财务专家及技术用户代表参与了此次项目的验收工作。
本项目通过5年研究,构建了三大粮食作物养分时空需求及影响因素数据库,研发及筛选了一次性施肥肥料产品12个,其中发明了亲水性和半亲水性水基树脂包膜系列缓释肥料2个,研发了配套机械部件及机械产品6种;建立了四大区域三大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技术19项,形成一次性施肥技术模式6套。项目执行期间申报相关专利47项,其中授权38项,制定地方标准13项,发表论著139篇(部)。项目技术成果在吉林、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主要粮食生产区域建立了技术示范样板40多个,平均减氮15%以上,降低氮流失20%以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5-8个百分点,减少劳动力投入约2100元/公顷,减少肥料投入成本约240元/公顷。项目组已与国家小麦、玉米和水稻体系紧密合作,为其提供技术支撑,在我国主要农业产区扩大辐射推广应用范围。项目累计培训农技推广人员10000余名,培养博士16名,硕士29名,农技人员和农民科学施肥水平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轻简化生产理论与技术的进步。项目形成的一次性施肥技术模式示范区节省劳动力30个/公顷,5年累积推广应用8032.2万亩,增加经济效益50.14亿元。有效解决了因农村劳动力短缺对粮食安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