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贺信一周年】 深耕自主创新 力争率先跨越
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指出,“要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勇攀高峰,率先跨越,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一年来,全院广大科技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贺信指示精神,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为抓手,以创新工程为引领,构建全院“一盘棋”科研治理格局和统筹谋划、分段实施、协同配合的高效运行机制,谋划开展重大科研任务,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全院创新能力、创新实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
深化学习研讨,谋划改革发展。先后召开科研管理战略研讨会、院长办公会、全院科研管理工作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全院科技工作的思路与重点。牵头制定《中国农科院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科技工作方案》,确定了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创新工程、一流学科、创新联盟、重大成果培育、农业科技高端智库等6项重点工作,并一一明确了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及推进措施,确保贺信精神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2017年8月23日召开战略研讨会谋划思路与重点
2017年11月22日召开科研管理会议部署重点工作
强化绩效考评,推动创新工程深入实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重要指示,部署开展创新工程中期评估工作。全面总结各研究所实施成效与问题,并对科研方向进行再认识再定位,对科研团队进行再调整再优化,以更好服务“三个面向”要求,加快“两个一流”建设。同时,探索服务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与山东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创新团队,围绕解决山东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山东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中国农科院与山东省农科院签订科技创新工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优化职能调整,完善管理机制。为落实院工作会议精神,提高管理效益,强化创新工程的引领作用,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对内设机构职责、人员配置和局领导分工进行适当调整。将创新办放到科技局层面,将创新工程各项任务与现有各处职能充分融合,形成分段管理、分工协作、统筹协调、资源整合4大工作机制,同时强化统筹谋划和年度计划,构建全院科研治理“一盘棋”工作格局。
推动创新工程与科技工作深度融合
部署实施重大科研选题,加快突破性成果培育。坚持需求引领和产出导向,在全面征集、研究筛选、学术委员会咨询、综合凝练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中国农科院决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出科研选题。2018年3月16日,组织召开重大产出科研选题咨询论证会,对8个重大产出科研选题进行咨询论证,进一步明确选题绩效目标,纳入2018年创新工程部署实施,院所协同,按需支持,确保取得预期成果。
集中资源 院所协同 培育重大科技成果
重大产出科研选题清单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项目立项率与实施绩效。密切跟踪国家科技项目申报动态,加强整体动员、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审核把关与精准化服务,确保中国农科院立项份额与领域占位。2017年新增主持各级各类课题2222项,合同总经费20.6亿元,留所经费6.7亿元。2018年上半年,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4项。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立项,通过增加研究所评价指标权重、召开申报动员会议、开展技能培训、加强研究所分类指导等方式,院所协同圆满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集中申报工作,全院34个单位共申报项目1341项,比2017年增长4.3%。科学配置科技创新工程、基本科研业务费经费,与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相互区分、有效衔接,避免交叉重复,同时,从政策、人才、平台等多维度强化支持,确保国家各类科技项目顺利实施,高质量完成绩效目标。
以贺信精神为指引,推动重大科技产出不断涌现。按照“长期培育,计划先行,重点提高”的原则,院所联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果培育机制。全院广大科技人员在贺信精神鼓舞下,聚焦发展短板,狠抓自主创新,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2017年全院共取得获奖成果114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奖7项,占农业领域授奖总数的23.3%,其中“蜂产品加工新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野生稻资源调查与利用”等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盲蝽类重要害虫绿色防控”等11项成果获2016-2017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27.5%,“旱作农业”等4个团队获中华农业科技优秀创新团队奖。“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等29项成果获省级一等奖。评选产生中国农科院杰出科技创新奖10项、青年科技创新奖5项。全院共发表SCI/EI论文2516篇,同比增长17%。以第一单位在《科学》《自然遗传学》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24篇,比2013年增长167%。9位专家被爱思唯尔(Elsevier)纳入2017年农业和生物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9位专家入选2017年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加大投入力度、配强人才团队,持续加强原始创新与前瞻性研究。首次阐明了番茄风味遗传基础,发现了番茄风味调控机制,为番茄风味改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设计完善了水稻基因组编辑体系,成功克隆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将显著提升作物育种水平;通过长期研究,发现杂交转基因Bt棉和非Bt棉种子混合可延缓红铃虫抗性;揭示了水稻响应外界磷素状况调节叶片直立性的细胞学及分子生理学机制,探明了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为高产高效水稻品种培育及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主导完成全球最大植物基因测序工程,对来自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大规模基因组重测序和大数据分析,解析水稻种群基因组多样性的本质,扩大了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国际领先优势。
中国主导水稻研究国际大协作推动水稻精准化育种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支撑引领产业和区域发展。针对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等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中国农科院加大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力度。创制全球首例口蹄疫病毒标记疫苗,可显著提高口蹄疫病毒感染和疫苗免疫动物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成功研制精确变量播种施肥机,可实现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种子、肥料的播量模型实时标定。系统集成了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厂关键技术。创建了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等等。同时,中国农科院认真履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职责,指导和支持各联盟聚焦重点集成攻关,攻克了优质乳、优质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一批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南方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华北地区农业节水高效生产等一批区域重大问题综合解决方案,有效支撑了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其中,由牧医所牵头的奶业联盟,加大品质优异、营养健康的奶制品开发力度,帮助全国21家大型乳制品企业大幅度提升应对进口冲击的能力。由棉花所牵头的棉花联盟,通过全产业链一体化机制创新,找出一条解决棉花产业传统困境的新路子,为促进我国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了典范。由环发所牵头的农业废弃物联盟,开展京津冀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科技联合行动,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由环保所牵头新建了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面向产地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开展原始创新、协同创新、管理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京安模式”已成为全国主推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引领带动全国农业科技水平整体跃升。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使命担当,中国农科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统领全院科技工作,依托创新工程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典型示范和能力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的宏观战略、关键技术和典型模式,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前沿引领、技术支撑、政策供给和典型样板。
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基本原则
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目标
下一步,中国农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建院6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三个面向”“两个一流”和“一个整体跃升”目标要求,以创新工程为引领,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谋划、重大平台建设、重大成果培育,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力争一批研究所、学科领域和科研团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推动中国农科院率先跨越,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