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深化农机供给侧改革 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近年来,枣阳市农机化办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美丽富强为主旋律,以服务“三农”工作为平台,深化农机供给侧改革,着力于机械供给、技术供给、服务供给,夯实了全市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目前,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5万千瓦,拖拉机社会保有量108197台,主要粮食作业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91%,在全省位居前列,为全市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彰显了洪荒之力,夯实了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一、适应农民装备需求,着力机械供给。

农机购机补贴、农机更新报废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助是国家赋予农机部门实施的三大惠农政策,是一项农民关心、社会关注的民心工程,不仅要认真落实好政策,更重要的是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使资金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枣阳市农机化办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零距离地接触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摸清农机家底,了解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所需、所想、所盼,把农民所需求的、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先进使用性强的新机具纳入购机补贴、深松作业的范围。从2006年实施农机惠农政策至今,共完成购机补贴资金近3亿元。全市享受补贴政策农户1.5万余户,补贴机具1.8万台套,目前,全市大中型拖拉机达10829台、联合收割机达6382台、插秧机达3579台、农机具219870台套、耕整机4526台、深松机133台套。更值得一提的是枣阳市有了保护性耕作的玉米免耕播种机、花生起垄免耕播种和收获机、马铃薯的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机械、植保无人机、粮食烘干设备、水果蔬菜小型除草机械等,补齐了农机装备结构短板,实现了从数量型到质量型、由低档次向高性能、由单项作业向复式作业的转变,合理的装备结构、完善的农机配套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了农机装备保障。

二、适应农业结构需求,着力技术供给。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劳力不断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日益突出。枣阳市农机化办履清工作思路,围绕农业结构需求,补齐农机新技术短板。一是扎实开展农机科技入户工程。组织20名责任心强、农机技术过硬的人员深入乡镇村组,每人包保2个村、联系10户农机大户或种粮大户,每户再带动10户农户,开展农机新技术的传、帮、带,根据农时环节不定期的、一对一的传授农机新技术,使农户接受农机新技术,解决农机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二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针对农村不少农民种植模式老化、思想僵化、发展农业生产意识淡化,劳动力素质和结构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农业需求的情况,积极向农业部门争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先后在兴隆、太平、新市、七方、环城等地举办20余期专业技能型培训班,培训1000余人,传授了农机驾驶操作技术、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确保了农机的作业率和完好率。三是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枣阳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水稻和玉米,在机耕和机收上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主要短板在于水稻的机插秧、小麦的精量播种、玉米的保护性免耕播种以及主要粮食作物的高效植保、烘干等。在水稻机插秧上采取整村推进,先后在鹿头的吉庄村、小王庄村、环城的方湾村、十里村、候井村、吴店的西赵湖村、大堰角村、南城的后湖村、兴隆的刘畈村等举办插秧机技术培训班,发放机插秧技术资料5000余份,培训农户2000余人,每年水稻机插秧1000亩示范片20余个,助推了全市水稻机械化种植的进程,机插水平达54%。在小麦玉米的机械化生产上,积极向省农机局争取资金,先后在太平、七方开展玉米全程机械化项目和小麦、玉米连作全面全程机械化项目,项目的实施不仅探索了主要粮食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新技术的模式,而且助推了农机新技术短板的完善。在农作物秸秆还田上,先后在太平、琚湾、吴店、七方、南城等乡镇举办农作物秸秆还田、秸秆捡拾演示会。同时,还围绕农业结构需要,在太平、兴隆、琚湾开展了花生起垄种植现场会,在七方召开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现场会,都有力的推进了农机新技术。

三、适应农业现代化需求,着力服务供给。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凸显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营模式、农业服务、农业调控信息现代化。枣阳市农机化办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开展服务,一是创建新型农机服务主体。针对农机化组织程度低的特点,认清形势,找准短板,积极引导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推行订单作业、农田托管、土地流转经营等方式,实现统一安排、统一作业、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维修、统一核算,走规模化、社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保证了有机户不闲、无机户不难。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7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社1家,合作社的作业面积占全市机械化作业的30%以上。二是突出重点农时抓服务。“三夏”、“三秋”之际,农时季节性强,再加上不可预测的天气变化,抢收抢种尤为重要。每年在太平、七方、城区设立三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对来自安徽、湖南、河南、山东等的跨区收割机进行信息登记,然后手机拍照,通过枣阳农机帝乡群发送到乡镇农机服务中心主任,乡镇农机服务中心主任根据需要联系外来机收,合理调配了外来跨区作业机械,满足了当地农时环节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需求,确保了粮食作物的颗粒归仓。仅2017年登记外来跨区机械信息1000余人,合理分配到七方、刘升、兴隆、南城、吴店等乡镇,深受外来机手的好评。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改革的最强音,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农业生产的重头戏。深化农机供给侧改革是农机部门的头等大事,枣阳将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着力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添动能、补短板,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信息来源:湖北省枣阳市农机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