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视角下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表现

ESI视角下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表现

新一期的 ESI数据于5月11日发布,5月份最新的数据范围为10年2个月,即覆盖时间段为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自2017年11月开始,ESI对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下属科研机构进行拆分及清理归并。截至目前,共有69所院属机构进入到相关学科的ESI全球前1%行列[1]。

[1]注:本文数据将中科院、国科大及其已进入ESI前1%的67所院属机构放在一起统计,共计69家机构。

1所中科院院属机构首次拥有ESI前1%学科

基于本期ESI数据,我们与上一期3月份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了1所新进入ESI前1%的中科院院属机构。表1为这1所院属机构的名称以及进入前1%的ESI学科。

表1 首次拥有ESI前1%学科的中科院院属机构

拥有ESI前1%学科最多的中科院院属机构

本期ESI数据中,中科院在整个ESI 22个学科中均跻身至全球前1%行列,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目前拥有15个ESI前1%学科。此外,共有8所中科院院属机构拥有4个及以上ESI前1%学科,如表2所示。与所有院属机构相比,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拥有最多ESI前1%学科,分别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免疫学”、“动植物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及“神经系统科学与行为学”。表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以上8个学科领域均已进入全球前1%行列,同时也可看出该中心的科研成果跨学科程度较高。

表2 拥有4个及以上ESI前1%学科的中科院院属机构

进入ESI学科前1%阈值内的中科院院属机构

从ESI 22个学科的角度来看,进入前1%阈值线的中科院机构数量较多的有化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及材料科学等,超过20家科研机构在以上4个学科领域均跻身进入全球前1%行列,也表明中科院在上述4个学科领域科研表现相对更加突出,见表3。

表3 进入ESI学科前1%阈值内的机构数量

4所中科院院属机构的ESI前1%学科较上期有所增加

较3月份的数据,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有所增长的中科院院属机构总共有4所。即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均新增1个ESI前1%学科。表4为这4个研究所的名称以及新进入的ESI前1%学科名称。可见以上4所院属机构在相关学科上的引文影响力增长相对较快并有所突破,进入到全球机构的前1%。

表4 新增ESI前1%学科的4所中科院院属机构

前1‰阈值下的中科院的科研表现

如果说进入ESI前1%作为世界先进水平的话,那么能够进入ESI前1‰可理解为更高水平的发展表现。

本期ESI数据显示,中科院有16个ESI前1‰学科,而国科大目前拥有7个ESI前1‰学科。除以上2个单位外,共有7所院属机构拥有ESI前1‰学科如表5所示。其中,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化学研究所均有2个ESI前1‰学科,位列首位,两家机构在“化学”与“材料科学”的科研表现已进入全球前1‰。

表5 拥有前1‰学科的中科院院属机构

发表超过100篇高被引论文的机构

高被引论文是ESI中按学科领域和出版年统计的被引次数排名前1% 的论文 (Article和Review),表示文章的引文影响力已经位列全球同年度、同学科的前1%。机构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需要发表更多高被引论文来进一步提升机构影响力。在这一期ESI,中科院共发表5262篇高被引论文,而国科大目前拥有928篇高被引论文。与上一期数据相比,本期发表超过100篇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数有所增加,共13所,如表6所示。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进而跻身至各院属机构前列。

表6 发表超过100篇高被引论文的机构

数据源简介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旗下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