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祥:让阳原小杂粮香飘世界

发展种植基地3.5万亩, 年加工能力2.5万吨以上,仓储能力达1万吨以上; 产品出口法国、 意大利、 俄罗斯、韩国、 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创汇600万美元; 带动全县10个乡镇的3000多名贫困户实现脱贫。

短短三年时间,他将阳原小杂粮做成脱贫大产业,年销售额达1.2亿元;

短短三年时间, 他将阳原小杂粮“装”进 “互联网”,走出贫瘠山区,香飘世界大舞台。

他就是土生土长的阳原农民企业家肖志祥。

走进河北泥河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一派繁忙。车间门口,一辆辆大型集装箱排队等候,肖志祥正和工人们忙前忙后,将一袋袋包装精美的“泥河湾牌”杂粮杂豆送上传输带装载上车。“这些红芸豆是准备运往越南的。”肖志祥告诉记者。

成品库中,摆放整齐、包装精美的各种杂粮杂豆琳琅满目。在有机成品区内,黄金苗小米、精选绿豆、红小豆、玉米糁、绿豆等多个品种杂粮一应俱全。

“企业从前几年的一个小公司,发展到今天的出口大企业,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更感谢阳原父老乡亲对我的信任。”肖志祥说。

今年44岁的肖志祥是土生土长的阳原人, 由于家庭困难, 初中毕业后,他便跟着父亲学起了木匠活儿,并常年在外打工谋生, 直到1997年, 进城装修掘到第一桶金后, 他选择了回乡创业。

回到家后的肖志祥,在阳原县和山西天镇县的农村收购杂粮、杂豆、羊毛等农副产品,再出售给一些大的粮食加工企业。一年后,逐渐积累了一些资金后,他选择回县开设了自己的粮食收购点, 正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家小企业。

(上接第一版)多年来,肖志祥坚持诚信经营,现金结算,在当地农民中树立了良好口碑。一到收获季节,农民便主动把粮食等农副产品出售给他。有了充足稳定的粮食来源,肖志祥也有了更大的想法:他要走出阳原,到保定、承德,以及山西、内蒙古等地,开辟更广阔的创业天地。

如他所愿,经过几年打拼,收购点规模日渐扩大。但肖志祥心里明白,他的这个粮食收购点太小了,经不起市场经济的洗礼,要想在变幻莫测的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必须摆脱传统的农民意识和经营模式,创新求发展。

2003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肖志祥开始“触网淘金”。通过电商平台,他为自己的粮食外销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2008年7月,肖志祥注册成立了河北金田地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种植、生产、购销、加工及进出口业务,成为了一家有着外贸进出口资质、“腰杆儿硬当当”的民营企业。

如何补足短板,将小杂粮做大做强做优?

针对张家口地区以及山西小杂粮种植历史长,分散种植导致多年不更新种子、杂粮品种退化到二三类的实际,肖志祥和张家口农科院豆类研究所、北京农科院达成协议,公司成为两家院所的原种推广基地。他自己流转土地2000亩,把原种繁育成良种,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他还从农业高等院校引进高学历人才,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农业种植,长年聘请十多名大学毕业生负责公司与国际客户和国内客户的日常业务联系,获取最新的种植、销售信息……

“质量就是信誉和生命,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加工包装,不能因为质量问题,砸了咱阳原‘泥河湾’的牌子。”肖志祥时常这样提醒身边的每一个人。

凭借良好的信誉和质量,阳原小杂粮广受青睐,终于走出了贫穷小山沟,走向国际大舞台。而他一手创建的河北金田地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了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省扶贫龙头企业,“泥河湾”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17年,公司在石家庄市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为筹集社会资金、助推企业向集团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 ” 肖志祥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

按照阳原县精准扶贫实施要求,他主动挑起了民营企业结对帮扶深度贫困村的重任。

为扩大种植面积,更好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肖志祥积极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对种植绿豆、红小豆、英国红芸豆三个品种的贫困户,全部免费提供籽种,计划三年时间,在全县发展优质杂粮种植基地10万亩。

去年,他已为贫困户免费发放籽种18.03万斤,发展杂粮杂豆种植面积3.5万亩,并承诺以高出市场价每公斤0.2元的价格收购贫困户杂粮,单靠这一项,2017年,共带动全县10个乡镇、3000多名贫困户脱贫。而今年,阳原县杂粮种植面积将扩大至7万亩,6000多户贫困户将在他的带领下实现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