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委强化科技支撑确保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

2013年,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领导下,省农委带领全省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实现粮食发展目标,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于抗灾夺丰收,立足于高标准高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现了粮食生产投入增加,粮食作物面积特别是高产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扩大增产增效技术应用面积,发挥了科技增粮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科技的贡献率;强化科技防灾减灾,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力度,提升科技防灾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粮食损失,确保了吉林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了粮食产量新跨越,总产量首次突破700亿斤,达到710.2亿斤,比上年增加6.2%,粮食总产在全国排位上升到第四位;全省粮食平均单产988.5斤/亩,单产水平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取得这一喜人成绩,主要得以于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得益于全省上下通力协作,重农支农,合力攻坚,抗灾保粮;更得益于吉林省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抗灾减灾保粮增粮的支撑作用。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领导下,2013年,全委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实现粮食发展目标,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于抗灾夺丰收,立足于高标准高质量,以科技增粮为突破口,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合力攻坚,确保今年全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首次突破700亿斤,达到710.2亿斤,比上年增加6.2%,粮食总产在全国排位上升到第四位;全省粮食平均单产988.5斤/亩,单产水平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

加大科技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落实好中央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重大惠农政策的基础上,省政府今年把重大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补助专项资金提高到1.6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万元。同时,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省级配套补贴、机械深松补贴资金分别达到1.1亿元、1.5亿元。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价格拉动,今年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高涨,备耕质量明显好于历年,呈现出投入增、面积增、租地热、科技热、购机热的良好局面。全省筹集备春耕生产资金191.9亿元,比上年增加10.7亿元;投入底化肥545万标吨,比上年投入增加15万标吨。全省粮食作物实际播种面积达到7821万亩,比去年增加10万亩。其中,玉米5898万亩,比去年增加56万亩,水稻1218万亩,与去年持平。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扩大增产增效技术应用面积。一方面大力组织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去冬今春以来,全省派出农技人员6万人次,培训农民412.7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32万人次。另一方面切实落实好重大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任务。测土施肥粮食作物全覆盖,生物防治玉米螟达到4114.6万亩,常发区基本覆盖;农田灭鼠1736万亩;种子等离子处理800万亩;玉米地膜覆盖94.4万亩。新增玉米、水稻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示范208.9万亩。仅以上六项技术推广示范面积达到14680.5万亩次,比去年增加610万亩次。今年生物防治玉米螟效果比较好,估测每亩可换回玉米损失75斤以上,仅生物防螟一项就可增产8亿斤左右,再加上其它技术增产贡献,重大技术推广可增产11亿斤左右。实施农机深松面积达到1500万亩;开展保护性耕作375万亩,比去年增加150万亩。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省建设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625个,集成推广示范了增产增效技术。今年全省共推广应用粮食作物主导品种51个,高产耐密型玉米品种种植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5%,比上面增加600万亩,高产耐密型品种平均每亩可增产玉米130斤以上,全省因此可增产玉米8亿斤左右。全年主推增产增效技术25项,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据初步分析,今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55%以上。

强化科技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一是全力打赢“两抗一保”攻坚战。针对今春吉林省气温低,回暖慢,土壤湿度大,农活集中催手,播种期推迟,适播期缩短这一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两抗一保”(抗低温、抗春涝、保春播)攻坚战。在春耕生产紧要关头,省政府组成8个“两抗一保”指导服务组,深入到全省9个市(州)开展指导服务。省直有关部门立足本部门职能,围绕春耕生产中心工作,形成合力支农帮农。省农委针对今春特殊气候条件,多次召开农业专家会商会,研究对策措施,提出意见建议。并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研推广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现场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全省累计出动人员980多万人次,出动排涝机械2.85万台套,清理田间秸秆4500多万亩,排除田间积水538万亩,完成整地面积5230万亩,为适时开犁播种创造了条件。并因地制宜分区掀起春播高潮,全力缩短播种时间,确保把地种在了适宜播期,确保玉米播种和水稻育秧质量,夺取了“两抗一保”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今年全省玉米平均保苗率95.7%,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根据丰欠定位观测,今年玉米、水稻、大豆长势总体上好于常年,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二是认真抓好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特别是针对今年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的情况,在水稻长势较好的情况下,仍然普遍喷施两次以上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预防,全省基本没有稻瘟病等病虫害发生。三是着力做好抗灾自救。针对8月14日至16日局地出现的洪水、内涝、大风、冰雹等灾害,省委、省政府及时组织受灾地区全力以赴抗灾自救。省农委组织5个抗灾自救促早熟指导服务组,深入全省9个市(州)受灾严重县市,现场查看灾情,指导抗灾自救工作。全省累计投入抗灾资金6391.7多万元,出动抗灾人员66.81万人次,排出田间积水153.35万亩,扶起倒伏玉米64.5万亩,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四是组织开展好增施肥促早熟工作。对全省水稻和因低温春涝影响播种较晚的玉米普遍喷施了1遍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等,全省共完成喷施肥面积2708万亩,落实补助资金13319万元。增施肥作业有效促进了吉林省水稻和生育进程较慢玉米的后期生长发育,确保了玉米、水稻安全成熟。

总之,吉林省今年之所以取得粮食生产特大丰收,主要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有力的领导,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得益于全省上下通力协作,重农支农,合力攻坚,抗灾保粮;更得益于吉林省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抗灾减灾保粮增粮的支撑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然灾害损失,努力为粮食作物增产增收的创造了良好条件,实现了吉林省粮食产量新的跨越。

    (文章来源:吉林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