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标准、生态 生物刺激素国际法规及标准论坛举行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2014年全球生物刺激素市场的销售额为13亿美元,并以每年超过12%的幅度增长。目前全球生物刺激素的市场规模约14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20-30亿美元,年增长率10%以上,生物刺激素已成为各大农化企业争相抢占的农资蓝海。
然而,生物刺激素长期以来被冠以各种不同的称谓,植物生长促进素、生物活性素、植物助长素、土壤改良素、生长调节素等,这些都无法准确地定义生物刺激素,包括在国际上,对此类新兴产品的定义、分类、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等各方面均尚未达成共识,急需系列相关法规及标准以规范该类产品的生产及市场活动,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4月24至25日,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生物刺激素国际法规及标准论坛”在山东临沂举行。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34“肥料、土壤调理素和有益物质”技术委员会、欧盟标准化委员会生物刺激素技术委员会、欧盟生物刺激素工业协会(EBIC)、美国生物产品工业联盟(BPIA)、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多位中外专家齐聚史丹利农业集团,分享国际生物刺激素行业标准制定的经验及进展,共同推进生物刺激素国际法规及标准的建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34“肥料、土壤调理素和有益物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William Lacey Hall Jr. 表示,生物刺激素产品发展比标准和法规更快,可能会带来一些行业威胁,加快国际化标准的制定进程尤为重要。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34“肥料、土壤调理剂和有益物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WilliamLacey Hall Jr.
据介绍,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已于2017年成立“植物生物刺激素”技术委员会,并开始研究制定该类产品的相关标准。ISO/TC 134“肥料、土壤调理素和有益物质”技术委员会于2018年3月也投票通过决定成立生物刺激素的特别小组,相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也正在被提上日程。
目前,国内生物刺激素大多数是以新型肥料的名义登记,大多数微生物产品是以微生物菌素和微生物肥料的形式登记。个别产品,如氨基寡糖素、蛋白(多肽)产品以农药的名义登记。自2012年到2015年,中国生物刺激素类肥料登记个数增加了近3倍,含生物刺激素类肥料自2012年到2015年登记个数增加了1.8倍。市场上的各类产品可谓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生物刺激素在国内的应用十分活跃,在山东寿光,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类别的生物刺激素产品。”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进华表示,“生物刺激素以其独特的功效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农民的认可,但是检测方法跟不上产品发展,很多产品的作用机理功效不够明确,但是这一切不能阻挡生物刺激素在全球发展的步伐。”
此次会议聚集国内外顶尖学术和应用专家探讨标准化、法规化的问题,必将对快速发展中的我国生物刺激素行业起到规范和保障作用,只有保障行业发展环境,才能促进国内外生物刺激素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