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全文)
2018年4月16日,赛迪智库发布最新《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8《报告》延续了前期的研究重点及方向,依然 聚焦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通过修订指标体系测算 发展指数,剖析发展水平、层次和特点。从行业管理的角度 来看,报告的编制对于调整行业管理重点、优化行业管理机 制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本报告由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软件产业所课题组成员承担了本报告的专题调研、数据整理、研究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但受限于研究水平及数据缺失等原因,本报告 所采用的测算模式及测算精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相关结论 也是一家之言,如存偏误,敬请批评指正。
PDF下载:http://www.raincent.com/uploadfile/2018/0427/20180427042806518.pdf
《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摘要
1、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调整
依据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数据来源渠道的变化,在保证主要指标一致性的前提下,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指标进行了微调。主要调整内容包括:调整了区域大数据指标两个二级指标的数据来源,删减了行业大数据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市场空间,删减了企业大数据指标中的二级指标-研发强度,增加二级指标-海外业务。
2、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态势
态势一:2017年,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依然引领产业发展,其所在区域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总指数在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总指数的占比达37.54%。试验区内各省市指数较去年增幅均值为6.23,高于全国增幅均值的5.78,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态势二:2017年,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效应进一步凸显,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态势三:2017年,北京、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五省市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第一梯队,其大数据发展总指数在全国大数据发展总指数的占比高达26.52%,领先的优势地位明显。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较去年增长12.71,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增幅最高城市。
态势四:2017年,我国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个分区产业发展差异化明显。东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最高,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增幅均值为7.39,远超全国平均水平5.78,天津、河北、海南排名上升;西部地区未来仍有巨大发展空间,重庆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较去年增长10.12,增幅仅次于浙江省位列全国第二,宁夏、内蒙古二地成后起之秀;中部地区整体发展速度高于西部和东北,山西发力大数据产业,排名明显提升。东北地区辽宁继续蝉联区域榜首,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态势五:2017年,各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均呈现向好态势,各省市的发展环境平均指数为10.9,较去年提高32.9%,18个省市的发展环境指数高于平均值,占比达到58%,而发展环境指数在去年平均值以上的省市高达30个;同时,江苏、重庆、安徽等地由于组织机制进一步完善、区域信息化水平加速提升等因素影响,较去年排名增速明显。
态势六:2017年,全国各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均有提升,大数据产业发展总指数为363.9,较去年提升16.8%;但受数据集聚开放水平、大数据产业规模、大数据企业主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各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广东省以31.5的指数位居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榜首,引领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而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10个省市的发展指数均在7以下。
态势七:2017年,全国各省市大数据应用水平均有明显提升,全国大数据应用总指数达到384.8,相比2016年提高15%,其中,贵州、上海等地增幅较大;同时,发达省市继续引领全国大数据应用发展,北京蝉联榜首,江苏、四川、浙江、广东、上海、福建等发达城市继续登榜前十。
3、行业大数据产业发展态势
态势一:2017年,我国行业大数据总体发展水平受各行业大数据发展水平受基础环境、数据汇集、行业应用等因素影响,各行业大数据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差异化态势,由高至低依次为:金融、电信、政务、交通、商贸、医疗、工业、教育、旅游、农业。
态势二:2017年,我国行业大数据发展水平的总指数为305.15,平均发展指数为30.51,行业大数据整体发展情况较好。其中,金融、电信、政务大数据发展指数值较为突出,分别为44.35、41.69和39.44。
态势三:2017年,我国工业大数据快速发展,智能化转型成效显著,工业领域指数为24.28,相较去年的15.41提升显著,基础环境、数据汇集、行业应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尤其行业应用指数变化最大。态势四:2017年,政策的持续优化使政务大数据的基础环境具有明显的优势,评估指数为74.58,比2016年高了12.14;政务大数据政策不断发布,基础环境发展指数为11.27,高于基础环境平均值的2.21,占整体指数的15.11%,继续高居首位;行业大数据基础环境发展平均指数值为7.46。其中,医疗大数据基础环境发展指数为10.83,高于平均值3.37,位居行业第二;同时,各行业应用发展水平较为均衡。
4、大数据企业发展态势
态势一:2017年,我国大数据企业依旧整体呈现“金字塔”状的实力分布,从金字塔上层来看,我国大数据企业发展指数高于50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7.4%,与去年相比,中高区间的龙头企业发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体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势头。2017年,随着新晋企业数量增多、初创企业发展活力不断提升,金字塔根基更趋稳固;专精特新的独角兽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我国大数据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态势二:2017年,我国大数据企业基础画像指数呈现较为明显的三重集团趋势,可以分为领军企业(数量占比9.23%,指数跨度从62.50到10.46)、中坚企业(数量占比29.49%,指数跨度从9.89到1.00)、上升企业(数量占比为50.16%,指数跨度从0.98到0.001)三类企业。从构成占比上看,2017年,我国大数据领军企业占比基本维持不变,而中坚企业占比显著增加,上升企业比例对比2016年有较为明显的减少。
态势三:2017年,我国大数据企业技术研发指数呈现“龙头领先、中小微主体跟进”总体趋势,技术研发指数超过10的龙头企业数量占比为9.85%,低于10的企业占比达到90.15%。大数据企业技术研发指数平均值为4.06,同比2016增长了3.18%,其中,以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和BAT等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TOP20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指数同比2016年增长了5.73%。
态势四:2017年,我国大数据企业市场拓展指数呈现出“龙头带动、全面壮大”的分布格局,我国大数据企业市场拓展指数小于30的企业数量占到92.88%,指数超过30的大数据企业占比为7.12%。与2016年相比,龙头企业依旧强势引领大数据市场,中间企业及长尾企业亦积极拓展市场版图,行业整体呈稳步发展态势。态势五:2017年,大数据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发展集聚态势进一步强化,绝大多数企业集聚在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信息技术产业基础较好的省市。与2016年相比,东北、中西部等重点城市,以及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地的大数据企业集聚化趋势日益明显。
态势六:2017年,我国产业环节大数据企业聚焦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流通,跨度从19.48到6.87,发展指数相对比较均衡,数据分析环节企业发展指数水平相对突出,发展指数达到19.48,数据大数据分析挖掘环节必将涌现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与2016年相比,大数据分析环节指数增长3.8,其他环节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态势七:2017年,我国重点行业大数据产业企业聚焦政务、工业、健康医疗、交通、农业、金融、教育、能源等17个行业领域,企业平均发展指数为23.36,最高的安防大数据企业发展指数达到35.71,最低的能源大数据企业发展指数为16.89。与2016年相比,主要行业大数据企业平均发展指数同比增加了0.25,大多数行业发展指数都稳中有进,除安防领域初步定型,同比2016年降低了4.01,其他重点行业领域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态势八:2017年,我国特色细分领域大数据企业主要分为三大阵营,与2016年相比,三大阵容的特色细分领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龙头企业处于第一阵营,平均发展指数维持在21左右;二是从事工控安全、数据库、区块链、征信分析、商业智能BI、数据中心IDC、数据营销、基因测序等10类细分领域大数据相关业务的龙头企业处于第二阵营,平均发展指数处于13.97到17.78之间;三是以虚拟现实、开源技术和车联网为代表的第三阵营,整体发展指数相对略低,处于12左右。
5、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1、产业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18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5700亿元。
2、融合渗透效应向更深层次延伸。延伸方向既包括经济运行、社会生活等应用领域,也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关联技术。
3、制造业数字转型作用日益凸显。以大数据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
4、技术创新仍是产业发展主基调。大数据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将加速突破,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技术研究将成为发展重点。
5、产业集聚特色化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一批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集聚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6、产业生态体系迈入成熟完善阶段。大数据相关政策将加快落地实施,更多创新性政策将加快出台,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