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病虫绿色防控 事关农业发展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病虫绿色防控,事关农业发展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级农业部门要学习贯彻“三农”思想,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加力,久久为功,争取病虫绿色防控年年有进展、三年实现大突破。
在思路上,强化“两个理念”,突出“三个重点”。树立绿色植保和公共植保理念。“三个重点”:一是粮食生产功能区。要加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绿色防控技术的覆盖,重点扶持植保专业服务组织,集成推广技术,提高防治水平。二是果菜茶优势区。加快推进病虫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减少产品农药残留,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农产品品牌基地。现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都在打造品牌基地,创响知名品牌。要发挥它们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示范引领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路径上要在“替、集、制、品”几个字上下功夫。一是“替”。要加快转变病虫防控方式,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二是“集”。坚持标准化引领,集成组装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轻简易行、农民乐意接受的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发挥技术综合效应。三是“制”。构建病虫绿色防控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主体带动、多方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四是“品”。增加绿色优质产品的供给,提升品质、创响品牌。
在措施上,重点是抓好“五动”。
理念转变促动。重在培育绿色价值取向。要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于心、深入人心,形成绿色引领的生产观念。重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要把绿色防控的技术要领、目标要求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使绿色防控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政策扶持推动。一是完善补助政策。重点是要落实绿色生态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病虫绿色防控的支持力度。统筹利用现有农业项目资金,向实施病虫绿色防控的服务组织和产品基地倾斜。二是创新金融服务。通过政府购买、贷款贴息、金融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调动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三是构建投入机制。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和基建项目投资要支持优势区病虫绿色防控的推广。地方各级政府也应筹集资金,支持病虫绿色防控。同时,要支持引导企业建立品牌基地,加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科技创新驱动。一是攻克技术难点。针对病虫绿色防控中的一些技术瓶颈,列出清单、重点支持,要结合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实施,组织科研单位开展联合攻关,成熟一个、推广一个。二是加快集成创新。要集成组装健康作物栽培为主体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集成组装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集成组装地下病虫防治和地上防控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集成组装以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为目标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组装配套,加快推广。三是加快标准制定。按照绿色发展和病虫绿色防控的要求,制订一批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以标准化引领绿色防控,打造绿色产品基地。
主体示范带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支持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优势区建设规模较大、设施完备的示范基地,展示新技术,推广新模式,示范带动绿色防控技术更大范围应用。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带动,扶持一批管理规范、装备精良、技术领先、服务高效的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提供全程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服务,带动分散小农户应用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病虫绿色防控。
品牌基地拉动。以绿色防控引领标准化生产,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在打造品牌基地的过程中,广泛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推进设施标准化、生产过程标准化,提升产品品质。以绿色防控促进品牌创建,通过标准化带动品牌化,创响一批地方特色突出、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精准脱贫。以绿色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采用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进行大力宣传,用社会公众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的方式,做好品牌推介,推进优质优价机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