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生态所发现一种解决粮食霉变污染问题的新方法

霉菌毒素是一类由镰刀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霉菌可普遍滋生于谷类作物的生长、收割、仓储、运输和加工等各个环节中,对种植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巨大杀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缺乏应对霉菌污染问题的理想手段,传统的物理、化学解毒法和生物酶解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多年来一直开展营养、免疫与疾病方面的研究。近日,他们把工作重心放到了解决我国老百姓关注度日益增高的餐桌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他们将饲料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霉变,饲喂55kg的成年育肥猪——这个与人类生理特征最为相似的动物,从而建立毒素诱导模型;添加1%的精氨酸作为营养调节剂,从营养调控与保护的角度入手,探索我国粮食发霉问题的解决之道。研究发现,霉菌毒素降低了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氨基酸沉积效率,引起肠道通透性增加和上皮细胞损伤;而添加精氨酸能有效提高饲料报酬,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减轻抗氧化损伤,促进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转运。这些结果表明精氨酸能发挥肠道保护和修复作用,提高营养物质沉积,从而缓解霉菌毒素对育肥猪的毒害损伤,这一成果为营养调控手段解决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118806)的资助,研究成果以“Dietary arginine supplementation enhances intestinal expression of SLC7A7 and SLC7A1 and ameliorates growth depression in mycotoxin-challenged pigs”为题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Amino Acids》上(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726-013-1643-5)。

;